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业分层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VIP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业分层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业分层测评 人民版必修2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业分层测评 人民版必修2 (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 1.“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  )明末清初B.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东西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答案】 C2.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  ) 【导学号开明人士推崇西式婚礼 ②反对缠足的主张已经提出 ③女子已普遍获得受教育的权利 ④辛亥革命推动了婚俗变革【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有人推崇西方婚礼以及反对缠足。③表述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④。故选A项。【答案】 A3.1912年5月1日《申报》载文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俗国人逐步接受西方的婚俗新文化运动推动婚俗改变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解析】 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并以失败而告终;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D项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12年”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由题干中的信息“看侬亲手挽郎行”可知B项表述正确。【答案】 B4.上海石库门住宅(见右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化。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④近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 题干中“上海石库门住宅(见右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表明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表述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故选B项。【答案】 B5.1921年9月8日《申报》载文称:“西装冬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下列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导学号世纪初中国的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标准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解析】 A项中“应有尽有”说法错误项中“辛亥革命导致说法”错误项说法绝对化故选C项。【答案】 C6.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西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解析】 近代化的范围过大礼仪上的变化只能体现习俗上的近代化不能反映其本质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交礼仪的变化从“跪拜礼”“老爷”“大人”不平等的礼仪发展为“握手、鞠躬”“先生”“同志”等平等的礼仪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故B项正确;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与世界潮流接轨C、D两项错误。【答案】 B[能力提升]7.秋瑾(1875—1907)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据此推断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解析】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革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沿海大城市变化较为明显内陆广大农村变化很小明显转变”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答案】 A8.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新唐书 ·车服志》材料二 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邋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材料三 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总结即可;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通过对此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归纳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原因。第(3)问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