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棉花.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理学--棉花

棉病的概况: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 苗期: 根病:立枯、炭疽、红腐病 叶病:疫病、黑斑病、茎枯、角斑病 定苗至开花期:枯、黄萎病、角斑病 各种铃病: 黑果病、红腐病、红粉病、炭疽、角斑病 在三类病害中,苗病和铃病分布虽广,但其发生发展,主要受气候条件和耕作条件的制约,而枯、黄萎病是土传病害,很难治愈,重病田发病率可高达70-90%,死苗率在50%以上,因此枯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大敌; 第一节 棉苗病害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较多,主要的一类是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常见的有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另一类病害主要危害苗叶和茎,如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茎枯病等。南方病区以炭疽病、立枯病常见;北方病区以立枯病、红腐病危害严重。 棉苗叶病 有性态: 围小从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 无性态: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Penz.&Sacc. 串生镰孢 F. moniliforme Sheld 小孢子卵圆、单孢,偶有一隔,无色串生。大孢子镰刀形,3-5隔,足孢明显或不明显。 病原物( Pathogen):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 (苎麻疫霉菌) 分生孢子球形,黑褐色,有孔口,埋生;分生孢子椭圆形,初为单胞,成熟时为双胞。棉壳二孢:Ascochyta gossypii Syd 发病条件: 温、湿度:春季多雨低温,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例如12-15℃以下的低温,90%以上的湿度,连续降雨刮风达两周,病害定会流行; 栽培管理:整地粗放,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种子:质量差,未经药剂处理,播种过早、复盖过深; 防治: (一)农业防治: 1、适期播种:过早播种,若遇寒潮,会严重发病; 2、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整地质量; 连续阴雨及时排水防渍; (二)种子处理: 1、选种,晒种(播前晒2-3天),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 2、药剂处理: 用种子重量的0.5%的40%拌种双(福美双和拌种灵复配剂)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重的2-10%灵福种衣剂拌种:②10% 401抗菌剂800倍浸种20小时或402抗菌剂2000倍液55-60℃下浸闷30分钟,晾干后播种; 5406抗生肥盖种200-300斤/亩。 (三)、田间喷药: 低温多雨、寒潮袭击后,必须用药保护; 波尔多液 : CuS04:生石灰:水=1 : 1 : 200 40%多福混剂600-800倍防根病。 50%多菌灵或托布津800-1000倍防叶病; 第二节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 Cotton Fusarium Wilt and Verticillium Wilt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中国大部分棉区均有发生,枯萎病发生较为普遍,黄萎病目前仍是内检对象。 一、症状(Symptom ) 棉花枯萎病病原形态图 1.小型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小型分生孢子3.大型分生孢子梗 4.大型分生孢子 5.厚垣孢子 1、病种: 病菌粘附在短绒上,少数侵入种内越冬; 2、病肥: 冷榨棉饼带菌率高; 病残呕肥,枯萎需77℃ 10分 黄萎需80℃ 10分 达不到此温度,病残中病菌不死; 3、新鲜病残落入土中,引起健株发病: 鲜病叶渗入土中、盆栽,发病率达72%; 四、发病条件 1、病原: 病种、病肥、病土越多,发病越重,连作田发病重; 2、棉田线虫的影响: 线虫的为害造成生理紊乱,降低抗病性,更重要是在根尖幼嫩组织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美国一些研究者认为,此病实质是病原菌和线虫共同为害所致的复合病,用杀线虫剂处理棉田土壤,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五、防治: 目前枯、黄萎病发病特点:是老病区病情重,损失大;新病区范围广、蔓延快,大部分为枯、黄萎病混发区; 1972年,综防协作研究组提出了“改造重病区,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保护无病区”的防治策略,实践证明,此防治策略对控制病害的发展和危害是有效的。 1、保护无病区: (1)植物检疫:不准擅自从病区调种(病菌存在不同生理型和生理小种的问题); (2)种子消毒: 棉籽硫酸脱绒后,清水去余酸,在用55-60℃温度的70% 402 2000倍液浸闷半小时,现在河北、江苏先后制成棉籽硫酸脱绒和烘干设备,为大量的种子消毒提供了条件; 0.5%多菌灵(有效成份)盐酸液+0.03%平平加,常温下浸种24小时,(10%稀盐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