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03.10高三历史《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主讲教师:刘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经济: ⑵手工业: 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东汉晚 期,烧制出了青瓷。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 基础上改造了造纸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 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之一流传至今。东汉制陶业出现大发展,陶 器在寻常百姓家庭普及,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材 料的束缚。 ⑴农业: 耕作方式方面,铁犁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 继续治理黄河(王景)。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2.政治: ⑴中央集权的发展: 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分为郡(国)、省二级。 郡之上还有监察区性质的州。州的长官刺史,后 改为牧守。郡的长官为太守。 ⑵君主专制的强化: 东汉的中央政权沿用西汉的内外朝制度,外 官主要有三公九卿。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⑴与北方匈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 归附。东汉政府先后派遣窦固、窦宪等人大败北 匈奴,北匈奴被迫西迁,部分到达欧洲。 ⑵与西域各族: 东汉政府派遣班超经营西域,发展民族关 系。 ⑶对外关系: 公元57年,日本列岛上的奴隶制小国倭奴国 派遣使臣与汉通好,刘秀赐“汉委奴国王”金 印。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后大秦 回访,两国经济往来密切。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文化: ⑴科学技术: ◆张衡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仪”、“地动 仪”等科学仪器,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 西欧人早1000多年。 ◆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进行手 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 国第一套医疗保健体操。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医圣)著《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系统论述了 “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奠定了后世中 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此书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值 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 作,标志着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文化: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文化: ⑷宗教: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有说法为西 汉,也有说法为东汉。 ⑵文学: 张衡《二京赋》。 ⑶艺术: 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或 图形符号使用,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 主讲教师:刘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1.农业: ①耕作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 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直到今天, 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 ②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2.手工业: ①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 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②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③民间手工业在此时遭受摧残。 ④其他:四川蜀锦;南方青瓷;建业、扬州造纸 中心。 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五胡内迁),黄河流域农业生态 环境迅速恶化。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3.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4.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原因: ①北方由于战乱,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相对稳 定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充实劳动力,带来先进技术; ②民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③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劝课农桑;奖励耕织; 安抚流民;兴修水利)。表现:形成稻麦兼 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工商业发展,出现 建康(南京)百万人口大城市。 ◆仅分配国家土地,不触动地主原有土地。 ◆与租调制相配合(隋唐后发展成为租庸调制)。 保障农民土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北魏孝文 帝改革开始出现,隋唐发展,武则天时,逐步 破坏。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5.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㈠社会经济: 6. 社会经济特点: ①(南方安定,北方战乱)江南迅速开发,中原 发展相对缓慢; ②(士族制的发展,佛教盛行)士族庄园经济和 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③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