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玉米大?鸥卟?栽培技术近年在东北地区广泛推广,最初在吉林省使用广泛,因其抗旱增产上有效果明显,目前逐渐在全国开始推广 关键词: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整地 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一般将传统的65厘米或70厘米的小垄,在整地时改变成为130厘米或140厘米的大垄。在1个大垄上种2行,行距45厘米(40~50厘米),垄上覆膜保水或露地种植,垄沟深松蓄水,抗旱增产效果明显,本文就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浅要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依据 一、选地、选茬与整地 选地整地要因地制宜,地势较平坦,中上等肥力或二洼地适合搞大垄双行,坡耕地、沙岗地和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大垄双行没有意义 整地以秋整地为主,积极推行轮耕制度,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整地后土壤达到深、暄、碎、平、齐,达到播种状态。深松要打破犁底层,不要打乱耕作层,深度35厘米左右,深度一致,不起明条,不出大块,地表平整;秋翻地块,耕翻深度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耙地要达到耙深18-20厘米,地表平碎。整地、施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二、品种选择 根据品种特性、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通过国家审定并标注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的品种,所选品种应具有耐密、抗倒伏、优质高产、抗病虫性强的特性。直播栽培选择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或育苗移栽选择比当地直播所需积温多200-250℃的品种 三、施肥 有机肥的全量、化肥中磷钾肥总量的2/3、尿素总量的1/6做底肥结合秋整地分层施入,施肥深度15厘米。化肥中磷钾肥总量的1/3、尿素总量的1/6做种肥,种下侧深分层施入,种子与肥料间隔6~8厘米,严禁种、肥同位。尿素总量的2/3做追肥,结合中耕于玉米7-9片叶展开时施入,或根据不同时期长势情况分两次施入,但最后一次追肥施用量不能过多,控制在每亩5公斤左右,追肥部位离植株10厘米~15厘米,深度8厘米~10厘米 四、播种 (一)种子处理 (1)试芽:在播前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应不低于95%以上 (2)晒种:在播前5-7天进行晒种,利用晴好天气将种子摊薄晒2-3天 (3)精选:去掉小粒、秕粒、破损粒和杂粒,使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选出大、中、小粒分级播种确保苗齐 (二)播期:当5厘米~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0C~80C时抢墒播种。正常年份,第一积温带4月25日左右开始播种,5月1日前播完;第二积温带5月1日前播种,5月5日前播完;第三积温带5月5日前后开始,5月10日前播完 (三)种植密度:密植是大垄栽培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可超越品种特性过分密植,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定密度,要根据品种的耐密性进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的标志是:空杆率低于3%,不倒伏,无大小苗,经济系数0.4以上。第一积温带郑单958每公顷6-6.75万株,第二积温带鑫鑫2号每公顷6-7.2万株,第三积温带德美亚3号公顷保苗8万株左右,第四积温带德美亚1、2号公顷保苗8万株左右 (四)播种质量:做到粒距合格率90%以上,双粒率小于10%,空穴率小于5%,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土壤含水量低于20%地块坐水种或播后采取喷灌、滴灌、地下渗灌等措施抗旱播种。坐水种的地块播后视不同坐水量隔天或播后2-3天镇压,直接播种的地块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达到3厘米~4厘米 五、田间管理 (一)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采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法。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选用播后苗前除草,土壤干旱的地块可选用苗后茎叶除草 玉米播种后拱土前,亩用990克/升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250―300克+57%2?4―D丁酯乳油15―20毫升 (二)中耕管理 在玉米出苗前进行一次垄沟深松,深度15-20厘米或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在玉米3-4叶期进行补苗、定苗,结合定苗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要做到深中耕浅培土,形成张口垄。在玉米7-9叶期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此次中耕进行根际追肥,追施于垄上两行之间,深度10-12厘米,而且要尽可能多培土,覆土严密培成大垄,垄高20-25厘米。但应该注意,机械中耕作业,一定要防止偏墒、压苗、埋苗、豁苗现象。及时掰除分蘖,去蘖时应轻,避免损伤主茎;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促早熟 (三)防治虫害 防治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药剂防治要使用高效低度低残留药剂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等害虫 1、防治玉米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