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生理学----血液(七版,本科)
形成胶体渗透压 维持激素在血中较长的半衰期 作为载体运输低分子物质 参与血凝、抗凝和纤溶过程 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 营养功能等 血液的组成可概括如下: 二、血量(blood volume) ⑴铁:Hb合成必需原料 ⑵性激素 2.单核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㈣白细胞的破坏 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3.聚集 ㈣血小板的破坏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之内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人不超过9min(模板法)。 二、血液凝固 ㈡凝血的过程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纤维蛋白可吸附85%-90%的凝血酶,从而加速局部凝血,避免向周围扩散。进入循环的活化凝血因子可被血流稀释,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人白细胞抗原(HLA): 引起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物质;法医学上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 白种人:85%凝集(Rh+) 15%不凝(Rh-) 汉 人:Rh+占99% 1%不凝(Rh-) 三.输血的原则 A抗原的亚型: A1、A2 O型 B型 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 抗原特异性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的糖链。 A、B抗原是在H抗原的基础上形成的。 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 表 3-4 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 特点:属天然抗体(IgM),不能通过胎盘。 血型抗体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两类。 天然抗体多属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免疫性抗体属IgG,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 4.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5.ABO血型的鉴定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人RBC (二)Rh血型系统 1.发现和分布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③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5-羟色胺、血栓烷A2。 1. 血管收缩 2.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粘附:vWF 释放:ADP、TXA2 聚集:纤维蛋白原 (初步止血) 3. 血液凝固 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称二期止血,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吸附凝血因子 提供磷脂表面 凝血酶 血小板收缩 坚实血凝块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㈠ 凝血因子(表3-2,P64) 组织因子 稳定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 Ⅲ、Ⅴ、Ⅷ和高分子激肽原起辅因子作用。 凝血因子的特点: 除因子Ⅲ(组织因子)外, 都存在于新鲜血浆中; 除因子Ⅳ(钙离子)外,都是蛋白质;并且正常情况 下大多数不具有活性,以酶原形式存在; 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并且FⅡ、Ⅶ、Ⅸ、Ⅹ 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PL Xa Va 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 3. 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可溶性的) (不溶性的) 凝血途径—— ★ 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因子---Ⅻ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于血浆。 ★ 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因子--- Ⅲ(组织因子) 启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源于组织,而不是来自血液。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因子Ⅹ酶复合物 F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表面激活 多个正反馈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2.凝血酶原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 激活Ⅴ.Ⅷ.Ⅺ(正反馈) 活化血小板→提供磷脂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一旦触发,就形成瀑布样反应链,直到完成。整个凝血过程呈现巨大的放大现象。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 将静脉血放入试管中,自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为4-12min。 血清: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淡黄色液体。 3.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 内源性途径(维持巩固凝血) 外源性途径(启动凝血) 激活Ⅴ.Ⅷ.Ⅺ和血小板 ㈢血液凝固的调控(抗凝) 包括抗凝血酶、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TFPI)、凝血酶调节蛋白(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SY235C9I2KS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陶瓷原料及配方基础.ppt VIP
-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课件.pptx VIP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docx VIP
- 2023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试卷(练习题库).docx VIP
- IEC 60840-2004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中文).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混凝土混凝土.ppt VIP
- 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