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及其传承保护.docVIP

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及其传承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及其传承保护

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及其传承保护   摘 要: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资源宝库的一支奇葩,尤其彝族歌舞文化,在民族文化宝库中享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以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为例,极为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间歌舞艺术,通过对经典的歌曲《取初》、《麦初调》;舞蹈彝族“跳歹”等的简述,从而浅探出彝族歌舞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 ?P键词:泥勒村 彝族文化 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91-01 一、泥勒村彝族舞蹈概述 1.泥勒村概况 罗平县马街镇歹麦村委会泥勒村被称为“歌舞之乡”。该村2016年有农户76 户,共 406 人,全村均为彝族,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 泥勒村坐落于罗平县马街镇色戈梁子中段,文起歹海子旁。村后的文起歹海子就是每年彝族火把节时青年男女汇集的场所。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山地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56 %。境内最高山为稀雾山,海拔2021米;最低海拔1 085米;地处低纬度地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6摄氏度。村内有两条小河,从北流经全村,水源丰富。现全村每户均通自来水,村四周大山围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 61 % 泥勒村土地广阔,人均基本农田地1.1亩,人均耕地 2.5亩,离镇政府 20 公里,其中有17公里为柏油路,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泥勒村东部是鲁基村委会鲁基村,南面是歹麦村委会吉古村,西是荷叶村委会荷叶村,北是荷叶村委会岔河村。地势东边是长箐山,南边是稀雾山,西边是机机山,呈南北走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集市都集中在镇上,逢星期三赶集 泥勒村主要经济是烤烟、玉米、油菜、洋芋。其中烤烟占全村经济收入的 49%。泥勒农业基础仍然很脆弱,农村经济单一,农民收入不高。2016年底农民人均收入为8960元人民币 2.泥勒村彝族那色普的基本情况 泥勒村属那色普族系,那色普人的文化艺术主要是靠父母辈的口传身授。保存至今的可视资料甚少,可以在民间推广的更少,那色普的歌舞和服饰是现在唯一流传下来的。据那色普人杨小友(当地有名的“摩石”,2005年被罗平县列为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讲:那色普人的歌舞是祖传下来的,具体时间无文字可考,但这支自称那色普的彝族支系有史以来就是本地的原著民族,他们生衍繁息在这片土地上。据说混水淹天时代彝族先民在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死伤众多,为了不让死去的先民受飞禽走兽的侵扰,他们大声吆喝,悲凉的哭泣,手舞足蹈以祈祷亡灵以早日超度。后来在漫长的生活中逐一演变成这种叫“跳歹”的舞蹈 舞蹈“跳歹”是彝族丧葬祭祀的民族舞蹈,其动作刚健、奔放、明快优美,舞蹈语汇明确。多套动作都叙述着那色普人生产生活的优美传说,完全是那色普人与大自然拼搏的完美体现。整个舞蹈记叙了彝族先民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据说有三十多套动作,如:“措尔勒哥”(磕头)、“色白朵”(跳三步)、“色白鸟”(跺三脚)、“西米地”(打燕麦)、“摆威”(镖腿)、“阿子格”(挑刺)、“奴摆塞”(捍鼻子)、“白践”(脚)、“尼”(蹬)等 那色普人的歌曲大多源于生产生活中,主要有婚嫁曲 《取初》、《麦初调》、《取姑》、《休保确措》和丧葬曲《确措》,其中: 《取初》是举行婚礼的头几天(是由女方女伴的多少决定提前的天数)由女方分别到女伴家告别(每家一晚),她们所唱的调子叫“取初”,其旋律悲凄委婉,如诉如泣,是新娘与孩时女伴互相回忆过去的友情及美好时光,互相道别、祝福、并祝愿新人永远幸福。《麦初调》是在那色普人中结婚时男方家选定一个与男方生辰相好,比较吉利的、比较信得过的、能担重任的人(不论结婚与否、辈分大小)为“麦初”去迎亲。当“麦初”带着礼物和取亲队伍企图进入女方家时,女方的女伴们却堵着门口不让进,于是开始“攘麦初”,双方边攘边唱的调子便叫“麦初调”。《取姑》是结婚时麦初到女方家的当天晚饭后,在女方家的堂屋中放一张桌子,摆上烟、酒、瓜子、糖果等物品,先由新娘围着桌子走一圈,边走边唱着调子。和由“麦初”领着娶亲队伍和女方的女伴围着糖果边,边吃边对唱的调子叫“取姑” 《休保确措》是结婚时麦初到女方家的当晚,在女方家的堂屋中放一张桌子,摆上烟、酒、瓜子、糖果等物品,先由新娘围着桌子唱着“取姑”调走一圈,然后回房。再由“麦初”领着取亲队伍和女方的女伴围绕着桌子边转边对唱“取姑”调,一定时间后,由压礼的和女方家的长者入席,边吃东西边唱着调子和新人拜完天地后,在新郎的家中摆长宴(视其亲人的多少,决定酒席的长短,从新郎家的供桌摆到门外)亲友们分坐在两边,边吃边对的调子叫“依课确措” , 表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到老,万事如意。《确措》是丧葬时,在出丧的头天晚上饭后,由管事安排“转场”(一种活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