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情结-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论文.docVIP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情结-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情结-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论文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情结 学生姓名: 李 晓 燕 学生学号: 200810102016 院 (系): 人文社科学院 年级专业: 2008级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蒋莲 副教授 二〇一二 年 六 月 摘 要 中华民族早在炎黄时期就开始使用木梳,木梳距今已有四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木梳的发展历经了漫长岁月,近年,梳子已形成一条传统文化产业链,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本文追溯木梳的制造起源,探寻木梳的发展历程,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意象,分析作者寄托的情感,指出木梳背后的情结,提出了木梳情结的实质是对自我价值的珍惜。本文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木梳文化提供参照,以期推动木梳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 古代文学,木梳,情结,自我价值 ABSTRACT Chinese wooden comb has a long history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and five hundred years. In recent years,the comb has formd a traditional cultural industy chain,and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process,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works in comb imagery,explain author reposing emotion,point out the comb behind the complex,proposed the comb complex is the essence of the self value.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comb cultu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b’s industrialization,to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vival. Key words ancient literature,comb,complex,self value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绪 论 1 一、木梳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2 (一)木梳的起源 2 1.赫廉说 2 2.方雷氏说 2 (二)木梳的发展 3 1.木梳称谓的发展 3 2.木梳材质的发展 3 3.木梳样式的发展 4 4.木梳工艺的发展 4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梳意象及其蕴含的情感 6 (一)古代诗词中的木梳意象与情感分析 6 1.闲读道书慵未起,水精帘下看梳头 6 2.独倚妆窗梳洗倦,只惭辜负好年华 7 3.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 7 4.家常爱着旧衣裳,空插红梳不做妆 8 5.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莲根 8 (二)古代小说中的木梳意象与情感分析 9 1.《虬髯客传》中的木梳意象与蕴含的情感 9 2.《红楼梦》中的木梳意象与蕴含的情感 9 三、木梳情结的实质 11 (一)木梳情结是木梳意象蕴含的情感的浓缩 11 (二)木梳情结是木梳意象蕴含的情感的升华 11 结 论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4 绪 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早在战争频起的炎黄时期,就发明了许多物品,如陶器、麻布、蚕丝、骨针、木梳,使日子过得尽量美好。梳子的发明灵感来源于人类的灵巧手指与鱼类的美丽鱼刺。为了便于向民间推广,制作梳子的匠人在众多材料中选用了最常见的木料,制成木梳。小小的一把木梳,融入了人民大众四千五百余年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木梳作为一个出现率极高的意象,被作者们赋予了独特情感,蕴含了千回百转的情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一、木梳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一)木梳的起源 木梳起源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赫廉说,另一个是方雷氏说。虽然民间对木梳的发明者存在争论,但是一致认为木梳的起源是在炎黄时期。1959年考古队在山东宁阳县大汶口出土了一对回旋透雕梳,据研究,距今已四千五百余年。从而证实了民间传说中的木梳确实起源于炎黄时期。 1.赫廉说 赫廉是炎帝身边的一个巧手匠人,他观察到人们为了挠痒经常用手去抓乱蓬蓬的头发,使得干活、打仗很不方便。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