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容易型:婴儿通常情绪积极,一般表现出低到中等强度的情绪反应,而且睡眠和饮食都很有规律。 (2)困难型:婴儿通常消极情绪较多,情绪反应强烈,且睡眠和饮食都不规律。 (3)迟缓型:婴儿是前两种类型的结合,通常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情绪,且情绪反应强度低,在刚开始面对新事物时他们持有回避的倾向,而后又会产生接近这些事物的倾向。 * (1)抑制型儿童: 在不熟悉的情景中表现出害羞和情绪抑制,可能特别不愿意玩不熟悉的玩具。 后来,在幼儿园里,他们可能会回避新的活动和人群, 在面临有压力的社交情境时表现出更强烈的生理反应,比如更多的瞳孔放大,更高的心跳频率。 * 由于抑制型的儿童更容易激起加工消极情绪的脑区活动,因而体验到更多的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与此同时还激活了行为抑制系统,所以往往会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 * * * * * * 这是在3岁的时候对被试的行为特征进行等级评定之后,通过统计分组后产生了五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 * 他们诠释、选择和操作的心理和社会环境,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其发展。最初婴儿期出现的性格倾向会逐渐获得能量和舞台,随着时间推移在认知性和社会性上变得更加精致。 * Kagan(1994)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型儿童更可能激活大脑的右前额叶神经系统,而非抑制型儿童更容易激活大脑的左前额叶. 右前额叶:消极情绪(恐惧、抑郁)及行为抑制系统; 左前额叶:积极情绪(喜悦、幸福)及行为趋近系统。 (1)定义 Rothbart Bates(1998)指出另一种对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气质维度,即努力控制。 努力控制( effortful control ):指儿童主动自发地克制优势反应,而做出符合情景要求反应的能力(Li-Grinning,2007) 例如:一些儿童觉得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而另一些则能够在冲动行为将导致麻烦的情况中克制自己,他们比低努力控制的孩子更能听从教导抵抗糖果的诱惑。 3.2.2 气质:努力控制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努力控制能力可以较好地预测童年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学习成绩及较少的问题行为(Li-Grinning,2007)。 努力控制也可能是影响道德发展与良心稳固的重要因素(Kochanska Aksan,2006)。 (2)已有研究 但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自控者的人际损耗,这填补了以往自我控制研究的一个盲点。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者对高自我控制者给予更高的期望;因而给他们分配更多的任务;并且还认为他们花费更少的努力。 而高自控制者则报告了同事和恋人对自己的依赖,这导致高自控者对人际关系较不满。 Christy Zhou Koval (2015). 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Costs of High Self-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50-766. 孔融活得更累 绝对连续性:儿童努力控制能力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增强,即年龄较大的儿童往往比年幼的孩子能更好地控制冲动,较低的绝对连续性。 差异连续性:努力控制的个体差异也显示出较高的纵向一致性。 例如:研究者选取了439名2-4岁儿童进行延迟满足测试(努力控制的一个成分),然后在16个月以后再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次测量的延迟满足的整体相关性为+0.40(p0.05),表明这个变量在16个月内具有很高的个体稳定性(Li-Grinning, 2007)。 (3)发展特点 (1)性别:早期女孩往往比男孩表现出更好的努力控制能力; (2)家庭经济地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更差的努力控制能力(Li-Grinning,2007)。 (4)影响努力控制的因素 Caspi认为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轨迹,某些天生的气质得到加强和整合,成为成熟的人格特质。 Saucier Simonds(2006)也认为气质维度可能代表了最终人格特质的“早期框架”。 3.3.1 童年早期:从气质到特质 思考:儿童时期的人格与成年时期的人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成年特质是不是从可参考的、可能不太稳定的儿童特质发展出来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格特质的研究都聚焦于成人。迄今为止,很少有纵向研究测查早期童年气质变量与成年后的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3.3.1 童年早期:从气质到特质 研究者用于研究婴儿与儿童的方法和概念系统与用于研究成年人人格的一直以来都不同。 例如:许多研究婴儿的气质量表都是基于母亲的报告或对婴幼儿行为的观察。相反,成年人人格特质的研究往往倾向于使用自陈式评定量表。 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开启了对儿童气质与成年人格之间关系的探讨(Caspi et al.,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木工课程.pptx VIP
- 风力发电项目PC施工总包合同.pdf VIP
-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复习练习题(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VIP
- 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sbj15-2022.docx VIP
- 浙大二院急诊科进修汇报.pptx VIP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MS Office高级应用ppt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docx VIP
- 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瑞普德R8060M,R8080M用户手册调试参数设置资料.pdf
-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土建分册)2022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