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及发展概况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张君 张君简介 张君,男,教授。吉林省双辽市人,博士,1968年出生,1988-1995年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1996至今在农学院育种教研室任教。主要讲授本科生的《试验统计方法》、《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及研究生《数量遗传学》等课程。现从事作物常规和生物技术育种教学和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电话 email:zhangjun969@yeah.net QQ:844722 有关粮食信息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具有胚芽、胚根、胚轴等结构的植物胚状体,并且用适当方法将胚状体包裹起来,用以代替天然种子进行繁殖的一种结构。人工种子的概念是1978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目前研制的人工种子,是由胚状体、作为保护性外壳的人工种皮和提供发育所需营养的人工胚乳三部分组成的。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有许多优点。首先,它解决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第二,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自动化程度。第三,人工胚乳中除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可以添加各种附加成分,如固氮细菌、防病虫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类似物等,有利于幼苗茁壮成长,提高作物产量。第四,用人工种子播种可以节约粮食。例如,一个12 L的发酵罐在20 d内生产的胡萝卜胚状体,可以制成1 000万粒人工种子,满足几千公顷农田的种植需要,与天然种子相比,大大节约了粮食。 二、种子类别 20世纪80年代初,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并且在胡萝卜、苜蓿、芹菜、花椰菜、莴苣等植物上获得成功。我国也在抓紧对人工种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段差距。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图1-1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图1-2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图1-3 二、种子类别 人工种子图1-4 三、种子作用 (一)?? 种植业增产内因(增产、品质) 据估计,品种改良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占各项技术措施增产总量的33%-40%,小麦占50%左右。 水稻产量的四次突破都首先是良种的突破。50年代,抓了农家品种的评选鉴定,推广优良品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由100多公斤升到150公斤;60年代推广矮杆品种,水稻产量升到200多公斤;80年代推广杂交稻,亩产增到350公斤;2003年试验推广的超级稻,亩产突破了800公斤。 三、种子作用 (一)?? 种植业增产内因(增产、品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创世界水稻育种奇迹 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育种项目,自1997年启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至2000年,中国超级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已连续两年在同一生态地区的两个百亩片亩产达到700公斤。2002年,湖南龙山县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17公斤,最高亩产835.2公斤,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首个平均亩产超800公斤的百亩示范片,这一次重大突破,标志超级杂交稻可以在一般生态条件下大面积推广。 袁 隆平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种子作用 (二)??种子是植物生命之源 种子在植物传播、繁殖与种族延续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没有种子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农业。 (三)种子是作物遗传改良载体 人们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这些特性只能通过种子传递下去。 如:Bt抗虫玉米(图) M017 四、种子生产与检验的研究内容 (一)?? 加速种子繁殖,提高种子产量的技术措施 (二)?? 种子加工贮藏方法 (三)?? 评价种子质量的方法和标准 (四)?? 种子的立法与经营 五、我国种子发展概况及种子标准化 (一) 种子立法工作 我国很重视种子的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和各部、委、局及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农作物种子生产、检验、经验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规章或其它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规章的执行和完善,使我国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营销和管理纳入化轨道。 * *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第一讲:种子及其发展概况 17.6 11.25838 万吨 大豆 182.9 296.2 1153163 2368558 吨 稻谷和大米 27.6 42.4 781226 2527655 吨 大麦 25.1 33.9 7169 12360 吨 小麦粉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