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4.3《圣雄甘地》课件(
一、成长历程 (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问题3.甘地主义的内容: 政治上:通过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自治或独立; 经济上: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5.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斗争形式 政策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斗争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运动内容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和荣誉; ②拒绝为英国殖民当局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③拒绝纳税。④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⑤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6.问题探究: 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抵制西方物质文明,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以德报怨,以善报恶”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终盲目。”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甘地 世界上存在三种伟大: 第一是帝王、首领的伟大; 第二是精神、理智的伟大; 第三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帕斯卡尔 而甘地应属于第三种的伟大。 * * 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 请你猜猜他是谁? 第3课 圣雄甘地 【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派印度教徒刺杀身亡,时年79岁。 1909年,出版《印度自治》,革除陋习 ,倡导土布运动,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 回国斗争 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 接受托尔斯泰思想; 南非工作 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基督教影响; 英国求学 仁爱 素食 苦行 不杀生 早年熏陶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在纺车旁阅读的甘地 思考: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答: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 ①家庭影响和性格 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③尝到种族歧视之后,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问题1: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 问题2“非暴力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一 甘地指出:“非暴力反抗的不可动摇的力量在于——受苦且决不报复。” ——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顾名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这种真理,用强有力的字眼来表达就是爱。爱的法则要求我们不要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 甘地《论非暴力》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对敌人不采用暴力。 哲学思想:和平 印度教 4.印度为什么会采用非暴力抵抗的斗争行式? 材料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及其向东方的不断扩张,亚洲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列宁称这个空前未有的历史事件是“亚洲的觉醒”。 ——课本第85页“导语” 材料二 1849年,英国正式吞并印度。 材料三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的国家。当时全国有99.57%的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徒83%,占绝对优势。穆斯林不到12%。另外,还包括锡克教、基督教、佛教等一些小的宗教派别。 ——李维忠《为何刺杀甘地的是一名印度教徒》 材料四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五 甘地为抵制英货,带头摇纺车纺纱 二、甘地的“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专题所有.doc
- 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美术.ppt
- 历史专题五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doc
- 历史二轮复习第6讲 1895-1919年的中国与世界.doc
- 历史专题整合12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近代史 (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ppt
- 历史主要史观ppt.ppt
- 历史人教八上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 历史人教版8上--第一单元复习1.ppt
-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课件.ppt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严格执法.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法治中国建设.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