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路运输概述
项目4:组织水路货物运输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水路货物运输的特点及种类,了解水路货物运输的组成条件,掌握水路货物运输的营运方式及业务流程,掌握合同的签订和费用的核算,初步学会组织水路货物运输
教学重点和难点?:同的签订和费用的核算,水路货物运输的作业流程及各环节的作业内容
课时安排:15
水路运输概述
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等水运工具,在江、河、湖、海及人工运河等水道运输旅客、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一、水路运输的特点
(一)运输量大
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发展,船舶都朝着大型化发展。巨型客轮已超过8万吨,巨型油轮超过60万吨。就是一般的杂货轮也多在五、六万吨以上。
(二)通过能力强
(三)运费低廉
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修建,不像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路;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
(四)速度较低
货船体积大,水流阻力高,风力影响大,因此速度较低,一般多在每小时10-20海里之间,最新的集装箱每小时35海里。
(五)风险较大
船舶航行海上,进行货物运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遇险的可能性也大。每年全世界遇险的船舶约300艘。
二、水路运输基本条件
水路运输的基础条件是从船、港、货、线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一)水上航道
现代的水上航道已不仅是指天然航道,而且应包括人工航道、进出港航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导标系统和现代通讯导航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
1.海上航道
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但是,随着船舶吨位的增加,有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为确保航行安全、防止海域污染,三国限定通过海峡的油船吨位不超过22万吨,龙骨下水深必须保持3.35m。
2.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导标设施构成的。对于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了解有关航道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航道的宽度、深度、弯曲半径、水流速度、过船建筑物尺度以及航道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必须掌握以下一些通航条件:
(1)通航水深,其中包括:①潮汐变化;②季节性水位变化;③枯洪期水深,等等。
(2)通行时间,其中包括:①是否全天通行;②哪些区段不能夜行,等等。
(3)通行方式,应了解航道是单向过船还是双向过船,等等。
(4)通行限制,应了解①有无固定障碍物,例如,桥梁或水上建筑等;②有无活动障碍物,例如施工船舶或浮动仓库等。
3.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又称运河,是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人工航道一般都开凿在几个水系或海洋的交界处,以便使船舶缩短航行里程,降低运输费用,扩大船舶通航范围,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水运网络。
(1)苏伊士运河。通航水深:16m;通行船舶:最大的船舶为满载15万吨或空载37万吨的油船;通行方式:单向成批发船和定点会船;通过时间:10~15h。
(2)巴拿马运河。通航水深:13.5~26.5m;通行船舶:6万吨级以下或宽度不超过32m的船只;通过时间:16h左右。
(二)港口
港口的作用,是既为水路运输服务,又为内陆运输服务。
1.商港的种类
(1)按地理位置分为:
1)海湾港。(Bay port)指地濒海湾,又据海口,常能获得港内水深地势的港口。海湾港具有同一港湾容纳数港的特色。如大连、秦皇岛港等。
2)河口港(Estuary Port)。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港口。如上海、伦敦、加尔各答港。
3)内河港(Inland Port)。指位于内河沿岸的港口,居水陆交通的据点,一般与海港有航道相通。如南京、汉口等。
(2)按用途目的分为:
1)存储港(Enter Port)。一般地处水陆联络的要道,交通十分方便,同时又是工商业中心,港口设施完备,便于货物的存储、转运,为内陆和港口货物集散的枢纽。
2)转运港(Port of Transshipment)。位于水陆交通衔接处,一方面将陆运货物集中,转由海路运出;另一方面将海运货物疏运,转由陆路运入,而港口本身对货物需要不多,主要经办转运业务。
3)经过港(Port of call)。地处航道要冲,为往来船舶必经之地,途径船舶如有需要,可作短暂停泊,以便添加燃料、补充食物或淡水,继续航行。
2.港口的通过能力
港口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利用现有的工人、装卸机械与工艺所能装卸货物的最大数量。对于国际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和掌握有关港口的通过能力:
(1)港口水域面积:主要是了解该港口同时能接纳的船舶艘数。
(2)港口水深:主要是了解该港所能接纳的船舶吨位。
(3)港口的泊位数:主要是了解该港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