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十大古镇.docx
古镇是城市的雏形,是文明的起源。他们都曾经有过不小的辉煌时期,兴盛一时。也有浓厚的历史沉淀,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随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更迭,越发神秘。它们或许不在辉煌,或不被大多数人关注,但走进它们会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过去,更多的风土人情和那些已经流逝的时光岁月。甘肃古镇:1、青城古镇青城位于兰州黄河下游50公里处,榆中县北部,陆路距离兰州市约100公里,白银市25公里,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青城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青城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前,先后培养出了11大进士,其中皇榜翰林1人;文举23人,武举51人;孝廉方正8人,贡生83人;秀才不计其数。近年来,在史学界引起轰动的“闯王李自成归隐榆中青城”之说,使黄河古镇青城引起了各方关注。根据当地流传久远的口头传说和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谱》。有人经过考察研究,得出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青城龙头堡子山下。闯王李自成之死至今是个迷,研究清史的有些专家对李自成晚年隐居青城的说法也表示赞同,因为当时清朝的注意力在南方,西北是清人统治的薄弱地区,因而李自成兵败后会选择西北落脚,李自成早年在甘肃当过兵,而且李自成了解甘肃榆中的人情地理,有一定的人事基础。青城的兰州水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什川镇什川镇距离兰州市区约20公里,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甘肃巡抚在今什字中心修筑什字川堡而得名。什川历史悠久,曾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朝古堡遗址,历史传说优美动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风光秀丽的万亩梨园,使之成为兰州近郊的一处“世外梨园”。什川堪称“梨园之乡”。连片梨园面积达12000余亩,树龄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梨树纳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园内梨树千姿百态,景象十分壮观,堪称“中国一绝”。3、永泰古城永泰古城,也叫永泰龟城,位于景泰西南27公里处,因其城堡似金龟,故叫永泰龟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甘肃省景泰县境内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永泰古城由于城墙坚固,作为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00多年来没有被攻破过。永泰古城卫星地图,古城的整体形状很像一只金龟。永泰古城4、碧口镇碧口海拔624米,碧口位于西秦岭山地和岷山山系的交汇地带,是甘肃省海拨最低的地方。碧口古镇名播陇原,享誉华夏,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乾隆初年,碧口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凡甘、青及四川松藩等地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青及四川西北,都必须经过碧口集散。碧口商贾云集,交易兴隆,外地商人在碧口建有会馆5处,药材行栈40多家。碧口与相邻的青木川镇都是清朝至民国时期陕、甘、川重要的贸易枢纽。就象它的地理位置一样,碧口是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语言、风俗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相似,自古就有“碧口不象甘”的说法。碧口距离四川广元市区的交通非常方便,碧口镇每天有几趟往广元的班车,不到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和到文县县城的差不多,但碧口到武都客车要走将近8小时,大多情况还要在文县倒车,所以碧口人大多有事是去广元,而不是文县和陇南市区。包括常见病的就诊一般性购物,碧口人也是选择去广元。碧口盛产龙井茶,品质非常不错。在文县碧口镇的李子坝,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就种茶,茶园里至今还有10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这里海拔1200米左右茶园所出产的高山龙井茶更是甘肃茶叶的代表。碧口山坡地种茶,云雾弥漫,漫射光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增进茶味,极为适合茶树的生长。出产的龙井茶,干茶香气清纯,形状扁直。冲泡后汤色碧绿或呈清黄色,香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智慧版)课件B4U5.ppt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数学(全国二卷).docx VIP
- 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工程图集规范 .docx VIP
-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docx VIP
- 3.4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第2版 配套课件.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12甘肃赛区建模成绩公示.pdf VIP
- 3.3 光的折射(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