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以引用的周鹏生论文的格式:
第一种——简捷式
周鹏生.职业中学教师应具备专业精神.职业技术教育(教研版).2001(4).
周鹏生.如何在初中生中开展“学会关心”的主题教育.中学教育.2001(6).
周鹏生.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1).
周鹏生.试析成人的学习方法选择.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8).
周鹏生.试析校长人格感召力与校长权威的建立.教育科学论坛.2002(3).
周鹏生.自考生学业求助与自我概念及认知风格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2(3).
周鹏生.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6).
周鹏生.试论非言语教学的误区及其消除.教育科学论坛.2003(5).
周鹏生.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解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
周鹏生.课堂教学中防御性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3).
周鹏生.生活事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06(2).
周鹏生.试析教师体态语研究方法.教育科学论坛.2006(7).
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9).
周鹏生.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探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
周鹏生.民族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6).120-121.
周鹏生.藏族、维吾尔族非言语交际特点的对比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周鹏生.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2).
周鹏生.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应然”和“实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9).
周鹏生.回族大学生人际困扰及其应对方式探微.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
周鹏生.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减少理论URT述评.心理科学2008.31(6).1499-1501.
周鹏生.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的边缘化困境和出路.教育科学研究.2009(6).73-76.
周鹏生.眼动实验中的操作和数据统计.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43-45.
周鹏生.描述型向问题型转变-师生非言语交往研究反思.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 136-140.
周鹏生.问卷长度、问卷项目性质与作答心向的关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30(3).82-85.
周鹏生.不同性质材料对解决THOG推理的眼动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44-46.
周鹏生.THOG推理影响因素的眼动研究.第1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320.
周鹏生.应用心理学专业课“三加一”教学方法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10.35.78-80.
周鹏生.材料内容和专业类型对解决三门问题影响的眼动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6(6).89-92.
周鹏生.THOG推理影响因素的眼动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167-172.
周鹏生.材料性质和专业对解决四卡片问题影响的眼动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361-364.第一作者
周鹏生.卡片推理与词语结构类比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3).197-199.
周鹏生 貟娟芬.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文化差异性实验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80-82.
周鹏生.不同类型推理偏差和困难研究综述.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8).19-24.
周鹏生.事件出现时间和知觉次序对两难决策的影响.人类工效学,2011,(4).9-12.[1]周鹏生.事件出现时间和知觉次序对两难决策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11,(04):9-12.??
目的:探讨事件出现时间与知觉次序对两难决策的影响。方法:以5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3组间设计进行两个实验,实验1中两难事件呈现的两种顺序为组间因素,两难事件出现的三种时间为组内因素.实验2中两类情境为组间因素,内含事件呈现三种顺序为组内因素。结果:实验1发现,明天开始报名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之间的决策产生了显著差异.实验2发现,先前呈现情境的决策与随后呈现情境下的决策有显著差异。结论:当情境内容相同时,事件出现时间对现实两难决策会产生显著影响.当情境出现时间相同时,知觉次序对两难决策会产生启动效应。
[2]欧阳永菲周鹏生.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未来取向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70-72+128.??
采用问卷法分两个阶段(2009年和2010年)对某民族院校大学一年级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