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临床医学》考试大纲.pdf

第十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临床医学》考试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 《临床医学》考试大纲 临床医学综合理论 (满分300分)考试大纲 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理论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 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35% 临床医学约65%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向选择题第1~120题,每题2分,共240分 简答题第1~15题,每题4分,共60分 考查内容 基础医学部分 【生理学】 要求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正常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机体整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并 了解这些功能改变与疾病的基本关系;此外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生理学学科中常用的英文词汇。 一、绪论 1.掌握机体的内环境: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及其所占体重的百分比,内环境及 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2.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旁分 泌和神经分泌的概念;自身调节。 3.掌握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前馈 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的概念;主动转运:离子 泵的概念;继发主动转运(联合转运):转运体蛋白(转运体),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 运: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受体介导式入胞。 2.掌握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三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通过具有特殊 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促离子型受 体;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环一磷酸腺苷,第二信 使,G-蛋白,效应器酶,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 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3.掌握细胞的跨膜电变化:神经和骨骼肌的生物电现象:可兴奋细胞和可兴奋组织,兴奋性和兴奋。 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超射值,锋电位,后电位:负后 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全或无”现象。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膜学说,静 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膜片钳;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绝对不应期、相 对不应期。 4.掌握动作电位: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再生性循环,阈强度,阈下刺激。局部兴奋及其特性:电 紧张性扩布,空间性总和,时间性总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5.掌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骨 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Ca2+在兴奋-收缩耦联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滑行学说,肌丝的 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骨胳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前负荷(初长度)与后负荷,等长收缩和等张 收缩。肌肉的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三、血液 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血细胞比容,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化特 性: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血浆的pH 值。 2.熟悉:血细胞生理:造血过程的调节,造血微环境。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红细胞膜通透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渗透脆性。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生成 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铁,蛋白质,维生素B12,内因子,叶酸,铁蛋白,运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爆式促进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的数量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血小 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3.掌握生理性止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集(ADP,血栓烷A2,胶原,凝血酶等的聚作用),释 放;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 抗凝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蛋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