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蛙类的反射及心脏的神经支配
【摘要】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引起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而实现该反射的通路则称作反射弧。动物的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作用,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心脏会表现出不同的搏动特征。本实验利用脊蛙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通过对脊蛙的反射时进行测定,进一步探究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迷走交感神经干进行不同强度的刺激和处理,进而探究心脏搏动同迷走交感神经干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到破坏或发生障碍时,都不能实现完整的反射活动;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低频率低强度的电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时多产生迷走效应,心脏搏动缓慢,高频度高强度刺激时多产生交感效应,而两者之间则产生先迷走后交感的双重效应。以蟾蜍作为实验动物,研究蛙类的反射及心脏的神经支配,对于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反射传导的机理以及探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蟾蜍;坐骨神经;反射弧;心脏;迷走交感神经干
【引言】 反射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特有功能之一,而心脏的神经支配是机体调节自身的有效途径。反射和心脏搏动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以蟾蜍为实验对象, 研究蛙类的反射及心脏的神经支配, 可以了解生理学对于研究动物的反射和心脏的神经支配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本实验通过对蟾蜍进行不同的刺激和处理,进而探究反射及反射弧存在的生理基础以及神经对于心脏搏动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蟾蜍
2、实验器材
支架、坩埚钳、蛙板、滤纸、棉花、秒表、纱布、烧杯、常用手术器械、张力换能器、BL420F、刺激电极、棉线、滴管
3、实验药品
任氏液、1%阿托品、0.5%和1%的硫酸溶液、2%普鲁卡因
4、实验操作
4.1 取一只蟾蜍,只毁脑。将其挂在支架上,观察到蟾蜍没有蹬腿现象说明毁脑成功。
4.2 将蟾蜍腹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右侧股部背外侧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此时创口应尽量小,以避免太大的痛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3 坩埚钳夹住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4.4 将蟾蜍右后肢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立即开始计时,当出现屈反应时停止计时,并用清水清洗该趾后用棉花擦干。
4.5 以蟾蜍左后肢最长趾重复4.4实验。
4.6 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用手术镊剥净该趾的皮肤,用硫酸刺激最长趾,记录时间。
4.7 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重复刺激。
4.8 取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或者腹部,记录反射时间。
4.9 用细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并在棉条上滴加几滴普鲁卡因溶液后,每隔2min重复步骤4.7,记录加药时间以及每次反射时间,直至反射消失。
4.10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每隔2min重复步骤4.8,记录加药时间以及每次反射时间,直至反射消失。
4.11 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溶液中,记录反射时间。
4.12 将蟾蜍继续进行毁髓后重复试验。
4.13 将蟾蜍从支架取下,背位放置于蛙板上,在一侧颔角与前肢间剪开皮肤,分离结缔组织,剪断提肩胛肌,寻找一条血管神经束(其中含有皮动脉、颈静脉和迷走交感神经干),用玻璃解剖针分离出迷走交感神经束,穿线备用。
4.14自剑突剪开胸骨柄,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用蛙心夹夹住心尖,连接张力传感器和BL420F。将保护电极勾住迷走交感神经干,并将保护电极的两级同刺激电极两级相接。
4.15打开BL420F,进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一段正常的心搏曲线后调节刺激频率和强度,用低频度低强度的电刺激(连续单刺激,波宽1-10ms)迷走交感神经干,观察和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再调节为高频率高强度以及中等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观察和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4.16 在静脉窦于心房之间滴加阿托品溶液2-3滴,5min后重复步骤4.15。
5、实验结果
5.1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刺激部位 反射时间 右后肢最长趾 2秒62 左后肢最长趾 4秒47 右后肢最长趾(切皮肤) 0秒 右后肢非最长趾 4秒29 背部贴纸 2秒75 表一 若干因素对反射的影响
表二 普鲁卡因对反射的影响
刺激部位 加药总时间 反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右后肢非最长趾 6分30秒 5秒17 背部贴纸 13分56秒 1秒94 6秒59 5秒72 左后肢最长趾 14分13秒 4秒42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蟾蜍不再发生反射。
5.2 心脏的神经支配
图1 正常心搏曲线
图2 低频低强度电刺激对(频率10HZ;强度3V;波宽10ms)
图3 寻找中、高频率和强度的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