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仗题练习教师版
对仗题专项练习出题:王恩翔 2017.3.311、(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第一步:审读句子,理清结构。 “墙头雨细垂纤草”,其结构为“墙头/雨细/垂/纤草”,“墙头”是名词,“细雨”为主谓结构,“垂”为动词,“纤草”为偏正结构。第二步:对照要求,比较排除。 从词性角度分析,“水面”与楼上相对,排除B/D,再从平仄的角度分析,“墙头”平平,须对仄仄,只有“水面”符合。第三步:联系语意,回读校验。“墙头雨细垂纤草”出自唐代诗人张蠙的七律《夏日题老将林亭》,“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驳陆离。“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上下句句意相承,确定选A。2、(2016年连云港市高三模拟试卷)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 C.冰雪招来露彻魂 D.笛咽高亭断魂客 【答案】C(题干中诗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为薛宝钗《咏白海棠》。A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B句出自陈寅恪《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D句出自清代祖关《金山杂诗》)3、(2016年盐城市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可作对联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的下联是()A.燕子翻飞一世春 B.五羊献瑞瑞门庭C.五羊献瑞报佳音 D.百鸟鸣春春盈门【答案】B上联中运用了对联中常用的顶针手法,A、C选项明显不符。上联中的“新世纪”明显是定中结构,D选项的“春盈门”则为主谓宾结构。4、(2016年南师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飞阁排云入 下联:垂杨夹道生 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D.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花谢白玉落 【答案】A本题考查对仗的技巧。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B项,“山光扑面”是主谓结构,“历尽艰难”是动宾结构,不对称;“宵雨”是名词性,“做人”是动词性,不对称。C项,“碧藏楼”与“知真味”结构不一致;D项,两句中的“花”重复。5、(2016年扬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水清石出鱼可数 ②桃花含露柳含烟 ③石含太古水云气 ④竹里登楼人不见⑤阑干摇红水摇绿 ⑥竹带半天风雨声 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⑧竹密花深鸟自知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 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 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答案】.C(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与“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④竹里登楼人不见”与“⑦花间觅路鸟先知”。)6、(2016年扬州一模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B.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C.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答案】 C (A项“习静”与“清斋”不对应。B项“击筑”与“高歌”不对应,“白日”与“杨柳”不对应。D项“雨干”与“春种”不对应)7、(2016年江苏百校联考3)古典诗歌常见“对仗”手法,下列诗句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C.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D.红泥亭子赤栏干,碧流环转青锦湍。【答案】A(B上句“少小”与下句“论功”不对仗。C上句“柏梁”“铜雀”为汉代所建的柏梁台和铜雀台,二者皆为地名。下句中的“古时”“清吹”并非地名,故上下句并不对仗。D上句“亭子”,名词,下句“环转”,动词,词性不合)8、(2016年苏州调研,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答案】C 选项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