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 去 来 兮 辞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田园的道路? 行文线索 一、叙事线索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必须要把腰带端上,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印一扔,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身体享一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回到自己的田园了。 已矣乎!寓形 宇内 复几时,曷不 委心 任去留?胡为乎 遑遑 欲何之?富贵 非 吾愿,帝乡 不可 期。怀 良辰 以孤往,或 植杖 而耘籽。登 东皋 以舒啸,临 清流 而赋诗。聊 乘化 以归尽,乐夫 天命 复奚疑!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朗读节奏 重点解释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 〕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重点解释 已矣乎〔已矣乎:犹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耘(yún云):田地里除草。耔(zǐ):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āo):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诗。聊〔姑且 〕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顺从心意来听凭自然地生或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出游,要不就倚着手杖在田 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啊!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反) 怀良辰 或植杖登东皋 临清流 聊乘化乐天命 曷不 胡为乎 欲何之 富贵 帝乡 (正) 四 乐天安命 审志 结交 出游 见感 景物描写 寓情于景,是《归去来兮辞》写景的特色之一。作者有感愤,有追求,有遗憾,有满足,但这些都不是空发议论,是借助景物的描写而有所寄寓。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景物有人情和个性。其中“松菊犹存”寓意坚韧、芬芳的节操,“云出岫”“鸟倦飞”寓意做官本无此心,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表达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 千百年来,“兼济天下”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潜果真不想济世?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有陶潜付诸就行动。他晚年做的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他不乏济世的热肠。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内心没有惆怅。细读本辞,既有田园回归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至今,辞中反映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总能引起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潜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他永远是旧时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粒种子》1试卷.ppt
-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2016试卷.ppt
- 《一共有多少天》试卷.ppt
- 《一共有多少天》3试卷.ppt
- 《国际商法》说课试卷.ppt
- 《国际贸易学》第1章试卷.ppt
- 4.3《寒潮》3试卷.ppt
-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保险试卷.ppt
- 4.3.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美国硅谷)试卷.ppt
- 《国际金融学》讲义(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试卷.ppt
- 2024年乐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解读《GB_T 24589.1 - 2024财经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 第1部分:企业》.docx
- cicc估值模型培训资料(35页PPT).ppt
- 企业价值认同培训课件.pptx
- 解读《GB_T 24625-2024变频器供电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应用指南》.docx
- 小班艺术教案及活动反思.docx
- 解读《GB_T 24630.2 - 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平面度 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docx
- 2024年乐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2024年乐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4年九江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