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85页)_3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诸葛亮)    名人言战 3、成语 一鼓作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古今词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攻打、讨伐。 砍伐。 参与。 中间。 伐 间 鄙 牺牲 狱 虽 再 加 信 幻灯片 41 鄙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狱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虽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案件。 监狱。 即使 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忠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第二次 再次 尽力做本分的事 忠诚 加 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信 必以信 古义: 今义: 虚夸,以少报多。 增加。 信实,诚实。 书信。 何以战 必以情 必以分人 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的。 助词,无实意。 凭借 按照 把 之 以 肉食者谋之代词 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 一词多义 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从 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 故 公问其故。 故克之。 请求。 请让我。 跟随。 服从。 缘故、原因。 所以。 5、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⑵省略句 再而衰。 ⑶倒装句 何以战? “、、、,、、、”也判断 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凭借什么作战?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是: 5、由本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竭我盈(齐人三鼓) 辙乱旗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一鼓作气 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与之乘 D、公将鼓之 B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A 下面句子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可以一战。 C、夫战,勇气也。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 补充下列省略句的省略内容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忠之属也,可以之(这个条件)一战。 五赞鲁庄公——读后感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