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载文档
收藏
/view/58479a4efe4733687e21aa5f.html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隐藏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摘要: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 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定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 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 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 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 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 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 《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 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 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 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 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 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 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孔子开始, 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 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 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 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 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 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 《周 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 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此意已支持笔者 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定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 二为 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 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 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 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传》说:有 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此意显然也可与 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 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 即无极而太极, ( 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 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 宙社会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 系统; 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 木火土金水的木位, 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 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 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 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 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 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定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 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二,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老子 《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 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 是宇宙的总原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五章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指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依其本性自然生长,即不有所作为,也不刻意创 造,更不对任何某一物类表示仁慈,非凡给它一些好处,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 死死,好比祭奠时所用的草札成的刍狗一样,用完以后,自然拆除,自然抛弃, 纯粹任其自然,并不会去非凡希罕它.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也把百 姓看作刍狗一样无所偏爱,不对任何一类百姓表示仁慈,非凡给他们好处,让百 姓均随其性情发展,使他们自相为治. 此处的不仁就是不偏爱, 不感情用事(sentimental).从道 的角度来看,凡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之行为表现.既已良性互动, 则天地何必对某一物类非凡偏爱, 非凡感情用事?圣人何必对某一类百姓非凡偏 爱,非凡感情用事?阴阳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