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诗歌.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诗歌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 诗歌创作 “十七年”时期诗歌的继承: 诗的路向的选择: 解放区诗歌。(被当作诗歌最直接的传统来强调。) 中国新诗派。 国统区诗歌。 隐失的诗人与诗派 九叶诗派(即中国新诗派):穆旦、唐祈、唐湜、袁可嘉、陈敬容、杜运燮、辛笛、杭约赫 退隐原因A:否定诗与政治的从属关系。B:现代主义的思想传统。 七月诗派 :阿垅、鲁藜、绿原、化铁、郑思、孙钿、彭燕郊、牛汉、曾卓、徐放等 退隐原因A:唯心主义诗歌观,强调诗人的主观战斗精神。B:对抗题材决定论。 穆旦表达了这批诗人当时如临深秋般的落寞心情: 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 一直倾泻着你的悲哀, 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 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 …… 唉,叫我这支尖细的笔 如何聚敛起空中的笑声? 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一、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他们来自国统区,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丈,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 使我光荣祖国, 稳步走向大同。 …… ——郭沫若《新华颂》 讴歌斯大林(《斯大林万岁》1949年11月)、毛泽东(《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1952年6月)、党(《颂党庆》1961年6月) 二、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他们来自解放区,是诗坛主力。五、六十年代进入创作旺盛状态 三、是青年初登文坛的青年诗人。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等。 十七年诗歌创作阶段 1:颂歌时代 2:新民歌运动和长篇叙事诗创作 3:战歌时代:60年代政治抒情诗数量增加。 颂歌 所谓颂歌,指的是一种以正面赞颂为主的诗歌。在内容上,颂歌常表现为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时代和工农兵群众的歌颂;一是对新中国谛造者和领导者的歌颂。代表作有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闻捷《吐鲁番情歌》、贺敬之《雷锋之歌》。 1950年后,歌颂志愿军英雄 如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 1953年后,“建设之歌”和“新生活”的赞歌 如李季的《玉门诗抄》、闻捷的《天山牧歌》等。 战歌 所谓战歌,主要是指以“充沛”的战斗激情表现战斗性主题的诗歌。颂诗的基调中注入了更加浓烈的战斗气息,抒情的底色上增添了更加激切的雄辩色彩,意象的营造愈益宏大抽象,诗语的组织愈益铺张扬厉。 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性,完成了颂诗和政治时事的合一,被称为政治抒情诗,打造出共和国政治抒情诗的经典样式。 如《雷锋之歌》(1963)。 如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 十七年诗歌的两种基本体式 诗有两种倾向,一是注重诗人个人的主观反映,一是注重诗与社会生活的相连。 五四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加之民族阶级矛盾尖锐,使诗承担了社会责任的需要,叙事诗成为十七年诗歌的主要体式。 但诗作为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即诗的抒情本质在另一方面得到独特的表达和肯定,即诗与政治结合,形成政治抒情诗。从广义上说,十七年的大多数诗歌都属于政治抒情诗。 写实的传统 1、二十年代的白话诗; 2、三十年代左翼诗歌,捉住现实,反映抗战; 3、四十年代解放区的叙事诗; 田间《赶车传》、李季《王贵和李香香》。 4、五、六十年代:叙事诗的兴盛,李季“石油诗人”《玉门诗抄》、《杨高传》、《向昆仑》;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 不同的写实倾向 不同的写实倾向 五四写实强调的是诗人作品中主人公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 而左翼则强调的是诗的社会功能。 这种不同也体现在解放区诗歌创作中,晋察冀诗人如田间, 蔡其矫等主要受五四新诗的自由体影响,重视从诗人情感、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时代的革命。 另一些生活于陕北、太行山一带的作家,更多地从民间吸取经验,表现战争,农民和地主的关系,如李季等。 前者受忽视,后者则自觉尊崇了文艺大众化方针受到推崇,被确立为当代诗歌新方向。代表诗人是李季、闻捷等。 政治抒情诗出现原因 A:根本原因是新中国的建立,在诗人心中激起政治豪情。翻天覆地的变化必然会激起无限巨大的热情,从而反映在诗歌中。 B:中国新诗具有浪漫主义传统,特别是左翼以来殷夫、艾青和田间等代表的红色诗歌,提供了创作经验。 C:以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代表的苏联作家创作的大量政治抒情诗的示范作用,提供了供模仿的诗歌创作模式。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A:作品中有明显的抒情主人公存在。这一抒情主人公不是个人,诗人自我,而是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身份出现。抒情主人公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B:内容上呈现宏大的政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