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 情感目标: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发展目标:在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创新写作。 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教学设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播新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立重难点。对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整体感悟一篇较长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个情况,我确立以下的教学的重点、难点。   1、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变化,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感情。   2、《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具体表现 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分析和文章中处处照应是本文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以启发和点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分课时目标: 继续培养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习惯;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做过教师,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磨坊书简》,描写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代表作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于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二、复习旧知: 文学体裁: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小说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小说要素具体内容: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三、检查预习 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宛转 诧异 懊悔 祈祷 挟 踱 四、整体感知新课 标 第一 网 默读思考: 1.小说以什么线索?按什么顺序安排情节? 2.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3.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4.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5.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课文分析 明确问题1 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顺序:上学路上——上课——下课。 讨论明确问题2 气氛:平时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今天 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学生:平时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今天 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平时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平时“我”会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 老师总结 分析人物形象明确问题4 提问:.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小弗郎士: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后来由于这是最后一课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提问: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 第二课时 分课时目标: 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理解小说主题 想象力及写作训练 一、重点课文研读 感悟揣摩课文第24--29节。体会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提问:1、为什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