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木兰诗》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选编的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易。意在引导学生弄懂课文内容后,联系自身,联系社会,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遵循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篇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依据
新课标主张“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重在于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从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学生现状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古诗文较少,文言知识积累少,加之受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木兰诗》中的一些诗句、字词以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的学生优势在于对知识的探求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力求凸现读的重点,以读带品、以品带析,深刻挖掘文本的意蕴,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
(三)、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利用工具书解决文章的生难字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
①、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学会品读课文,从读中分析文章情感、人物形象
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②、培养学生勤劳孝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风格旨趣,赏析文章情感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艺术
2、感受木兰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难点
? 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读出文章的意蕴,读出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 鉴赏法 讨论探究法 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向自己身边的人了解收集木兰的故事
2、从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查阅有关资料
(二)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利用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了解乐府民歌常识
2、朗读全诗
3、疏通文意,概括诗歌的内容情节
4、品读课文,分析全诗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人物形象
(三)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再深入朗读课文,分析全诗的朗读节奏
从字、词、句的层面上质疑探究,分析诗歌的内在意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简介“乐府诗”及“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范读课文(示范朗读带),学生在听中指出应注意的字音。
2.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唧唧( )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
溅溅( ) 胡骑( ) 啾啾( ) 朔气( ) 金柝( ) 十二转( )
百千强( )扶将( ) 阿姊( ) 霍霍( ) 旧时裳( ) 理云鬓( )
3.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 要求学生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四)、细读课文,感受木兰形象
1.学生六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联想手机和领导风格.doc
- 联系实际的说明个性差异在的管理中怎样应用.doc
- 联谊节目、游戏及惩罚方法.doc
- 联通定制华为u8800系统修改.doc
- 联邦资金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再度被禁.doc
- 聚美优品管理咨询策划书.doc
-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1.doc
-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doc
- 股东出资额和股权比例的关系.doc
- 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及方案设计.docx
- 新解读《GB_T 30095 - 2013网络化制造环境中业务互操作协议与模型》最新解读.docx
- 新课改教学课件标准解读.ppt
- 新解读《GB_T 30097-2013炉前铁液热分析仪》最新解读.docx
- 脊柱和骨盆骨折知识介绍.pptx
- 新解读《GB_T 30098-2013实验室用磁力驱动反应釜》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0099-2013实验室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0100 - 2013建筑墙板试验方法》最新解读.docx
- 2025年上海市美术学校商业插画与品牌视觉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新解读《GB_T 30101 - 2013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0104.203-2013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 第203部分: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放电灯(荧光灯除外)(设备类型2)》最新解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