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静之谈影视剧泛滥:没有好观众就没有好作品
2011年05月15日 16:40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陈书娣核心提示:
(凤凰网文化 记者 陈书娣)
关于歌剧《赵氏孤儿》:古人轻生死,重然诺
邹静之:《赵氏孤儿》是舞台宠儿。从元代纪君祥写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后来被改编包括《八义图》、《搜孤救孤》等等。它是一个特别热门的题材,像国外的席勒都写过跟中国孤儿有关的喜剧,是几十年后孤儿长大所讲述的故事。
我的故事基本上没什么大变化,主要想谈古人高古情怀的变化。所谓“轻生死,重然诺”。这是中华民族特别值得骄傲的高古情怀。
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代的人将生命看得不重,但把精神看得特别重,所以《赵氏孤儿》的伟大现实意义,无论是对在物质上已经越来越强大值得骄傲的中国,还是对现实中这么多不讲精神、丧失道德底线的,如说食品类,连婴儿都不放过的丧尽天良的做法都有警示。
我写赵氏的歌剧剧本特别强调了程婴这个小人物。从原来的性情,到看到公主死了之后,下定决心要救助孤儿,甚至抚养孤儿长大整个变化。我想强调小人物的伟大情怀。
邹静之: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感动,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感动。我想描述春秋的那个阶层把人看作“士”的情感,“士”是知识分子或其他,士可杀不可辱,他们对精神的看重是现在人没法想象的,现在很多人想拿现在的尺子去量古代人高骨情怀,越显猥琐。
关于好剧本:能穿透时间被不断解读甚至误读
邹静之:电视剧本是房地产,要盖很多大楼,电影属于四合院,可以精心雕梁画柱,前后院、垂花门都可以,写舞台剧就是山谷上的梦幻城堡。我现在写电视剧越来越少了。话剧、歌剧、电影会相应的多一些。
舞台剧的难度是超过影视的,对于写作者来说就跟玩游戏机似的,玩着玩着老想往难的地方玩儿,老在那打超级玛丽就没意思了,总是想往难的地方走。舞台剧这些年像《我爱桃花》,各种各样的版本加起来都很多,我都数不过来,我知道专业的团体就有8种。演的比较搞笑的也有,比较庄重严肃的也有,像北大这次的戏剧比赛,《我爱桃花》七个奖项就得了五个。不过我本人最喜欢《操场》话剧。
很多行内的人包括文学家,都是喜欢这个剧本,他们认为《操场》是可以往下传的东西。但我觉得“康熙”也好,“纪晓岚”也好都在下传,已经走了不到20年,能再走10年,这让人很欣慰。《我爱桃花》已经走了快10年,再走四、五十年、五、六十年我会特别高兴。我希望剧本能纵横。“横”就是所有的国家、民族来演这个剧,《我爱桃花》去过日本去意大利,都有很好效果。“纵”是能部分穿透时间,不断走下去,甚至被人不断解读哪怕是误读。
邹静之:戏剧有文本在。比如迪卡普里奥演的《罗米欧与朱丽叶》,比如全世界一天有多少《哈姆雷特》出现,它的解释只是百分之一,或者是一千个版本的一个,有不同的解释应该高兴才对,戏剧这个东西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
关于天分:不管经历什么生活我都是会写作的
邹静之:感受力是天生的。普希金也是贵族,包括《安娜·卡列妮娜》里的那个贵族女子。很多人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很的人视而见又不能准确表达,这些都不行;光有感悟也不行,有输入还得有输出,才能准确用新鲜语言把这些东西写出,也需天分。我个人觉得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生活,我都是会写作的,我宁愿这么相信。
邹静之:我曾经带过研究生,中国练武术有一句话就是,徒弟找师傅10年,师傅找徒弟可能是5年,徒弟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师傅,师傅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徒弟,都不是刻意培养的,不是你培养人就能成才的,我自己从来没有被人培养过。
邹静之:情怀也培养不了。我第一次写剧本《琉璃厂传奇》就得了“最佳编剧奖”。写剧本像博尔特的短跑,不是靠勤学苦练就能练出来的,有些人天生就跑那么快。有的人天生对故事和结构,包括语言的敏感程度有天分,我还是感恩惜福。
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所以我从小天天听到的东西可能比别人丰富。另外去北大荒以后,变成了一个爱给人讲故事的人,这可能也是培养的,但这些还都不足够。第三就是写了十多年诗歌,一写歌剧就有感觉,写诗的经历对歌剧有多么大的帮助。原来有一句话叫“锦心绣口”吧。我写诗歌的十多年,对语言千锤百炼,特别迷恋那种感觉,现在写电视剧也好,写电影也好,真是沉入其中,一直到下午写的脖子实在太疼才起来。写作对我来说是特别快乐的事,就像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十分迷恋,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做这件事。
关于年轻编剧:戒急躁先写好东西再要名利
邹静之:现在年轻人写戏,普遍对名利有特别大的向往。对名利有向往没有错。我学了10年声乐但是一事无成,后来声乐在我写歌剧的时候有了回馈,所以就没有失败。年轻人都想挣钱,现在确实给年轻人的机会不多,让一个年轻男孩现在买房买车还不如掐死他。
很多老艺术家的生命延长,延长以后就压制年轻人,现在30多岁想唱红真的是太难了,歌剧除外。
人追钱累死,有本事上钱追着你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