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冷战的开始1.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原因) 1、破裂的原因: 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 “遏制”苏联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即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 000字电报的相关内容,强烈而明确地提出苏联对资本主义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一年后,凯南又以署名“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完善了他的“遏制”理论。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已在积极的酝酿中。 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针对希腊、土耳其问题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的咨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利益上的激烈争夺,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要求,其目的是把苏联的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的范围内,不准苏联染指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这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突出体现,是对苏联发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的全面冷战的宣言。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关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战争结束后,西欧各国工业凋敝、农业歉收。1946年西欧各国的工业产量只及战前1937年的70%,1945~1946年度农业产量仅达战前60%。而原已凋敝不堪的西欧又在1946年底遭受百年罕见的连续12场暴风雪袭击,随后又是洪水泛滥。整个西欧燃料和粮食严重匮乏,人民饥寒交迫。西欧几乎已沦为“瓦砾堆”和“贫民窟”。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美国面临一个越来越难驾驭的中间地带,欧洲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拥有1/4选票,意大利共产党拥有1/3选票,希腊民主军越战越强,这不仅使西欧统治阶级惶惶不安,也使美国统治阶级忧心忡忡,认为欧洲正处在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所以必须复兴欧洲。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8月,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为了战略上的需要,过去半个世纪中,北约曾先后进行了5次扩充。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北约。随着90年代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1995年9月28日,北约正式公布东扩报告。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3国加入北约。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国加入北约。至此,北约成员国由19国扩大至26国,并将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边境。 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条约网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美国利用空中走廊调用大批飞机向西柏林200多万军民空运粮食、煤和日用品,一年总计27.8万架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为显示其实力,美国将大批B—29型轰炸机派往英国,建立美国的战略空军基地。尽管美国已经摸透苏联不会轻启战端,却仍渲染大战将临,在全世界制造舆论,说苏联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把200万西柏林人当作“人质”,利用“柏林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加快分裂德国的步伐。 五、冷战的影响 * 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思考:两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想法?是否矛盾?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 3、冷战的含义: 是指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2、破裂的表现: ①战后美国对外政策: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②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冷战的宣言书 精品课件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