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四:籍控制测量
任务二 地籍测量的坐标系 在通常情况下,地籍测量的地籍要素是以二维坐标表示,不必测量高程。但地籍测量规程中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土地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时要求在平坦地区测绘一定密度的高程注记点,或者要求在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城镇地籍图上表示等高线,以便使地籍成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前测量高程使用的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它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高程起算面,起算点高程为H0=72.289。1987年6月25日,我国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发布通知,决定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起算点高程为H0=72.260m。 检核方法: 闭合导线法 高大建筑物检验法 双观测法 界址点检验法 4. 平面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是指某点位置由一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另一坐标系的坐标的换算工作,也称为换带计算。它包括6°带与6°带之间、3°带与3°带之间、3°带与6°带之间以及3°(6°)与任意投影带之间的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也称换带计算)利用高斯正、反算公式(即高斯投影函数式)进行。具体做法是:先根据点的坐标值(X,Y),用投影反算公式计算出该点的大地坐标值(L,B),再应用投影正算公式换算成另一投影带的坐标值(X,Y)。 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程基准 任务二 地籍测量的坐标系 四、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 (一)1954年北京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二) 1980西安坐标系(地心坐标系) (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心坐标系) (四)城市坐标系 (五)任意投影带独立坐标系 (六)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任务二 地籍测量的坐标系 任务三 地籍控制测量 一、地籍控制测量基本方案的选择 二、地籍测量坐标系的选择 三、地籍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 一、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案选择 主要指首级控制网,有以下三种情况 1)重新建立控制网 条件:没有控制网;简单控制网;已严重破坏,基本不能使用; 2)改造已有控制网 条件:精度还可以,但不放心;发生过地质灾害;使用时发现问题。 3)不需要建立新的控制网 条件:经过检查,没有发现有问题;只需要增加埋石点密度即可; 6.2 地籍测量坐标系的选择 1)对应地籍控制测量的第二、第三种方案,原则上利用原来坐标系统。 坐标系的改变会带来原来土地登记成果变更的困难,会给原来的地籍调查成果的利用带来困难,会增加坐标转换的工作 2)重新建立控制网时,原则上选择1980西安坐标系统。 6.3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 1)首级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 边长大于15km的长距离GPS基线向量,只能采取常规静态测量方式。 边长在10-15km的GPS基线向量,可以采用快速静态GPS测量模式。 边长小于5km的GPS基线向量,可以采用GPS-RTK测量模式(适于一、二级) 6.3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 2)图根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 (1)采用GPS-RTK技术,但必须采用脚架架设天线,并独立观测两次。 (2)全站仪导线技术 首选附合导线技术 次选闭合导线技术 选用支导线技术时加强检核 全站仪导线法 A B 1 D C 2 3 附合导线 A B 1 2 3 4 5 闭合导线 B A 1 2 支导线 1.在A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输入测站坐标、高程、仪器高。后视D点,设置后视已知方位角。 2.依次观测C、B点,输入各棱镜高,测量并记录其三维坐标及AB方位角。 3.搬站至B点,以B为测站,以A为后视,观测C点,记录其三维坐标,注意各边高差应取对向观测高差的平均值,以消除球气差的影响。 4.搬站至C点,以C为测站,以B为后视,观测A点,记录其三维坐标。 5.计算坐标闭合差,评定导线精度。 如右图为一闭合导线,假设AD为已知方位边,A为已知点 三维导线布设和施测 三联脚架法法 三联脚架法是一种提高导线测角和测距精度的一种导线测量方法,常用于精密短边导线的测角和测距中。为了减弱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对测角和测距的影响,一般使用三个既能安置全站仪又能安置带有觇牌(反射棱镜)的基座和脚架,基座具有通用光学对中器。 施测时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五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当测完一站向下一站迁站时,导线点i和点i+1上的脚架和基座不移动,只是从基座上取下全站仪和带有觇牌的反射棱镜,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则安置棱镜,再将第i-1站的仪器迁到第i+2站,随后再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整条导线测量完毕。 三联脚架法法 2 辐射法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上,用极坐标测量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