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
第八章 共同侵权行为 ——意思联络说,共同过错说,关联共同说,折中说 ——《民法通则》第130条,《民通意见》148.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第1款、第4条 ——《侵权责任法》第8条、第9条第1款、第10条、第11条、第13-14条 ——概念和特征:P266-267 一、共同加害行为 二、共同危险行为 三、无意思联络承担连带责任的分别侵权行为 四、共同侵权责任的承担 [例1]甲、乙为兄弟,二人合谋殴打丙。甲持木棒,乙持铁锤,一起将丙打伤。 [例2]甲、乙共同抬重物登高,甲觉得负重的木棍似乎不足以承重并对乙表示了此种担忧,乙则称没问题,甲亦表认同,二人遂继续登高。不久,木棍断裂,重物滚落砸伤随后之人丙。 [例3]甲杂志社为诋毁丙故意捏造虚假故事并撰文刊发。乙报社觉得该报道颇具市场价值便予以转载。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 1.教唆、帮助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 构成要件: (1)教唆人、帮助人实施了教唆、帮助行为 (2)教唆人、帮助人具有教唆、帮助的主观意图。 (3)被教唆人、被帮助人实施了相应的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2.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 教唆、帮助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1]甲、丙为近邻,一向交恶。一日甲、丙发生激烈争吵,适逢甲之子乙、之女丁下班回家,甲断然一吼:“给我打”,乙、丁上前将丙打成重伤。 [例2] 设例1中乙与丙厮打过程中,乙之妹丁亦下班回家,丁上前递给乙钢刀一把,乙持刀将丙砍伤。 [例3]张甲(20岁)与张乙素有仇怨。一日,张甲遇到张丙(19岁)和张乙因琐事正在吵架。张甲对张丙说,你上去狠狠地揍那小子一顿,晚上我请你吃大餐。张丙遂将张乙打伤,花去医药费2万元。 A.张甲承担 B.张乙承担 C.张甲、张乙连带责任 D.张甲、张乙按份责任 [例4]甲(18周岁)、乙(14周岁)二人在外玩耍,见丙家的的在门口静卧,甲对乙说:“你去用石头砸那条狗。”乙听后,用石头朝狗砸去。狗急,跳起咬伤行人丁。问:对丁的受损如何承担?( ) A.甲承担 B.乙承担 C.甲、乙连带责任,其中甲承担主要责任,乙的父母承担垫付责任 D.甲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乙的父母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其承担相应责任 无意思联络承担按份责任的分别侵权行为▲ (一)构成要件: 1.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 2.造成同一损害后果 3.数人行为不构成引起损害发生的统一原因,各个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分别产生作用 (二)法律后果:按份责任 1.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三)与第十一条同属分别侵权 十一条要求“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 (四)与第八条“共同侵权”的适用范围呈互补关系 第八条要求数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本条要求数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 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情形 (1)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第八条) (2)教唆人、帮助人与行为人的连带责任(第九条) (3)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连带责任(第十条) (4)分别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行为人的连带责任(第十一条) (5)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第三十六条) (6)非法买卖拼装或报废机动车的连带责任(第五十一条) (7)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非法占有人的连带责任(第七十四、七十五条) (8)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第八十六条) 《民法通则》第130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民通意见》148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5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陕22G03-墙下条形基础.pdf
-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辩论赛主题-中国是否应该采取更多措施保护野生动物?正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发言稿.docx
- 2025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法(一)》单元分析.doc VIP
-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pdf VIP
-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一)》单元整体备课.doc VIP
- 湖北省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张家口(2006)SGZ1000-1400型刮板输送机前部使用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