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划艇11港航2钟廷涛
皮划艇是皮艇和划艇两项运动的总称。 划艇:起源于加拿大。北阿拉斯加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将对干掏空,坐在里面用木棍划行,故又称独木舟。划艇两头尖,艇身短,无桨架,无舵。 划桨时前腿成弓步立,后腿半跪,手持一头带有铲状桨叶的桨在固定的舷侧划水,并控制方向。有单人、双人、障碍回转项目。 皮艇: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1865年苏格兰的麦克格雷戈(John MacGregor)仿兽皮船制作了1条长4米、宽75厘米、重30公斤的“诺布·诺依”号皮艇,驾艇穿越了瑞典、芬兰、德国、英国。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开展。皮艇有舵,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有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和障碍回转项目。 划艇: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划动的轻而窄的敞舱船,桨手前腿成弓步,后腿跪?? 着,两手握一支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 桨叶:桨的较宽部分。 座舱:皮艇或回旋划艇内一名或多名桨手所坐的地方。 舱面:皮艇或划艇艇首、艇尾上方的封闭部分,用以排水及巩固舷边。 双叶桨:每端各有一片桨叶的桨,用于在皮艇的每侧划水。 握手:桨的组成部分,位于桨叶上方。 船体 皮艇:类似爱斯基摩捕捞小船。 单叶桨:一端只有一片桨叶的桨。 桨: 划艇桨手用桨,桨轴每端有一片平叶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 以固定在艇上。 防水围裙:桨手所穿,系于座舱周围,将桨手封于艇内,防止水进入。 激流回旋项目比赛器材 弯柄桨:用以增加力量,但会影响控制。 划艇: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划动的轻而窄的敞舱船,桨手前腿成弓步,后腿跪着,两手握一支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 桨叶:桨的较宽部分。 座舱:皮艇或回旋划艇内一名或多名桨手所坐的地方。 舱面:皮艇或划艇艇首、艇尾上方的封闭部分,用以排水及巩固舷边舱面:皮艇或划艇艇首、 艇尾上方的封闭部分,用以排水及巩固舷边。 水门:由两根悬于水面上方的有斑纹的竿组成,两竿由一条横穿水道的金属线相 连。 握手:桨的组成部分,位于桨叶上方 双叶桨:每端各有一片桨叶的桨,用于在皮艇的每侧划水 船体 皮艇:类似爱斯基摩捕捞小船。 单叶桨:一端只有一片桨叶的桨。 桨:划艇桨手用桨,桨轴每端有一片平叶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固定在艇上。 防水围裙:桨手所穿,系于座舱周围,将桨手封于艇内,防止水进入。 头盔 救生衣 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两个项目。皮艇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所制作 的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 划动。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实际上,这两种艇都是从 独木舟演变而来的,因此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 香港、澳门等地都把皮划艇称为独木舟。 独木舟是人类祖先在原始社会就已广泛使用于渔猎和运输的水上劳动交通工 具。原始的独木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过,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亚的印度和 西欧的荷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 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等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 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 几千年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独木舟已为其他船艇所替代。但 是在一些边远、偏僻地区,独木舟仍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如南太平洋的萨摩 亚群岛人、哥伦比亚的海达人、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以及我国西藏、云南、 广西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在制造和使用独木舟,并且还组织民间的独木舟竞 渡比赛。 现代的独木舟运动——皮划艇是1865年开始的,苏格兰人麦克格雷戈以独木舟为蓝图,仿制了一条名为诺布·诺依号的小船,长4.57米,宽0.76米,重30公斤。麦克格雷戈从1865~1867年划船周游了法国、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编写了《诺布,诺依千里行》一书,从而积极推广了皮划艇运动。1867年他所创建的英国皇家皮划艇俱乐部,举办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赛。 此后,皮划艇运动逐渐兴起,到19世纪末,皮划艇运动已成为欧美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但是,它比我国的龙舟竞渡晚了将近2000年。 在皮划艇运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少人为了提高船速,热衷于艇形的改造。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提高了船速。以后,英国造艇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了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一直延用至今。 1956年又出现了凹形船体。到1960年,横向的凹形轮廓线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