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义的动态识解
1 5.1.2动态意义识解论 Cruse在他的 Meaning in Language 一书中指出,所谓动态意义识解,指的是词语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其意义是在实际运用中通过不同的心理过程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意义的形成取决于无意识的心理识解过程。 动态意义识解论的基本概念有: 意义, 概念内容,识解限制。其 中意义是指词语在运用中通过一系列无意识的心理建构所形成的意义,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性。每个词语都与一组概念内容相关 识解是指以概念内容为原材料, 在一定的语境限制下建构意义的过程。Cruse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意义识解的一般过程: 例7: The ball struck John full on the face, and he suffered a broken nose and some bruising. 句中的ball首先映射到两个概念内容之上, 一个是round object,即球;一个是social function, 即舞会。由于受到认知、 现实、 规约的限制,这两项内容不可能识解为一个单一的整体。因此, 在这一语境中: 总之,整个意义识解过程取决于规约限制(conventional constraints)和语境限制(contextual constraints)。规约限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词语形式与概念内容的相互映射, 二是被映射的概念内容是如何构成的。因此, 规约限制是决定语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语境限制包括语言语境(lin -guistic context)、 物质语境(physical context)、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话语类型(type of discourse)和交际者关系(relations between commu -nicants)等。 识解的详细程度:它们都是基于不同背景对 吃惊 的细化, 英语中单纯表示吃惊的词是 surprising, 与上述词不同,surprising 没有突显情感产生的背景, 它的内涵最少, 外延最大。因而可以说它是这些词的上位词。appalling, startling 与shocking 等近义词的使用, 从不同视角反复渲染了作者对加尼福尼亚所见丑陋景象的震惊。 由于识解机制可从概念产生的背景、视角、辖域以及它们对事物刻画的详略度和突显这五个方面出发, 对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合理而又深入的分析, 因而可以广泛用于英语近义词的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义词, 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我们注意到 Its neither X nor Y可以防止二分化的识解,因此 Its neither clean nor dirty.它强制一种混合的识解:对 dirty 进行相对的识解, 而对 clean 则进行绝对的识解。基于以上解释,not dirty 可以被理解成,在清洁程度轴上not dirty离脏的终点不远。也就说only slightly dirty如图: 例19: Your dinner’s almost cold--hurry up and come to table! (这里cold代表-零热度. (zero hotness)) 例20: The car was traveling completely slowly. 例21: In space one is completely light. 例22: I didn’t pay anything--they were completely cheap. 素材天下网 -PPT模板免费下载 * Construal Sense Relation Content 5.1识解机制与动态意义识解论 5.2 近义现象的动态识解 5.3 反义现象的动态识解 5.1.1识解机制 识解与概念化: 识解首先是由 Langacker 提出来的,识解与概念化 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别: 概念化泛指对经验进行组织、归类、理解和抽象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 识解则强调我们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概念的过程。在语言表达中, 对不同词语或句子结构的选择都体现了我们对事物的不同识解。Langacker认为识解可从详略度、背景、视角、辖域以及突显五个方面得以解释。 详略程度(Specificity) 不同识解的形成与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密切相关,人们可从不同精确程度和详略程度来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它可能出现在词汇层面,如,名词,动词等: 1.thingobjectimplementbrushtoothbrush 2.dobreakshattercomple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译林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六单元教案.doc
- 译林版四年级英语第六课Unit 6 Colours(第三课时).ppt
- 译林版6AUnit3 Holiday fun第三课时(cartoon, sound time and culture time).ppt
- 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课件_Unit4_Drawing_in_the_park.ppt
- 译林版小学英语3A Project 2 A puppet show1.ppt
- 译林版小学英语5b Asking the way.ppt
- 译林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课件:reading.ppt
- 译林版六年级第六单元story time.ppt
-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教案.doc
- 译林版5B Unit6 Story time.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