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作品选诗歌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作品选诗歌课件

大堰河——我的保姆 1. 劳苦农民的“赞美诗” 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大堰河的形象。 2.“给予这不公平的世界的咒语” 通过对大堰河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 3.叛逆性 在生我和养我的两个家庭之间进行情感上的选择。 艺术特色 1.丰富的意象,通过叙事进行抒情 。 对于大堰河的养育之恩的感戴和对她的不公平的遭遇的不平,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来表达。 2.用复沓、排比和对比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重叠的诗句和诗节,反复咏叹。 3. 自由体新诗。诗句长短无定,又有内在韵律,音调和谐色彩鲜明。 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时代背景 1937年底,他离开杭州到了武汉。看到抗战的黑暗、人民的贫困苦难,认识到胜利的艰难。 2、时代情绪与个人情感的统一 把人民大众的灾难与自我人生的苦难联系在一起,把对民族的忧患之情与自我的生命忧伤融为一体。 3、富有概括力的意象,绘画似的构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 土地:寒冷、贫困、宽广 太阳:光明、热力、希望 穆旦 (1918—1977)浙江海宁人。原名查良铮,是金庸的堂兄。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 1942年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历经艰险。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9年8月赴美留学。1953年初回国在南开大学任教。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春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主题 上节: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图景。 下节:从自然转向人自身,由外在世界描述转向内心体验。 表现春天里的自然生命与年轻人青春的生命欲望。 艺术特色 1、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饱满的节奏。 对立与冲突:拥抱/反抗、烦恼/欢乐、紧闭/赤裸 2、具象化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欲望。 借自然春天的感受,展现青春生命的欲望。 绿色/火焰/摇曳、土地/花朵、紧闭的肉体、光影声色。 3、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 变化的情绪,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再别康桥 主客观合一的佳构,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 我不知道风 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艺术特色 1.重章叠韵与“梦”的氛围营造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 2.情绪对比明显,起伏有致。 前半部分柔和、甜美,后半部分悲戚、黯淡。 3. 现实与梦境混为一体 他的梦就是他的现实,他始终生活在自己心造的梦的世界,啜饮着自己的热情与爱恋。 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 1920年赴欧洲游历。1927年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1949年后,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别丢掉 写于1932年,刊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文艺》。 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 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