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撰写观察记录 一、什么是观察记录? 二、为什么要写观察记录? 三、观察什么? 四、怎样写观察记录? 1、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性别、年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和措施反思等。 2、写观察记录的步骤 : 现场观察 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 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 (一)现场观察: 1、现场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大致的观察角度、线索和重点观察对象。 2、在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时,可考虑每种类型的幼儿各取一个代表。 3、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 (二)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的要素: ▲记录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时间、地点。 ▲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记叙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 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描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 ▲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三)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 1、分析过程 2、分析理论 3、分析角度 五、写观察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1、真实 2、客观 3、深入 4、有价值 实例分析 实例一:A教师 观察时间:*年*月*日--*日 观察地点:中一班活动室、寝室 观察对象:黄点点 观察实录: *日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 *日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日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 观察分析: 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据说,点点是奶奶带大的,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 措施反思: 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地点:中二班活动室、寝室 观察对象:胡小峰 观察实录: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小峰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小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观察分析: 胡小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整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 措施反思: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1、从现场观察看 2、从记录观察结果看 3、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 显然,A、B两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工作,一个浮在面上,一个切入实质。那么,这项工作的特点、规律、要求是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观察了解幼儿 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 特点与规律: 1、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2、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 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 3、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