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育 心 理 学 学 习 作 业
魏军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 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第一、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第二、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第三、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但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第四、学校中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虽然是教育学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但只有弄清楚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学校教育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是学校中尤其是课堂上所发生的学习事件。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如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教学、课、学生及教师的认识);
学习的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实质和学习过程);
各种类型的学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感知和注意状态、学生自我意识、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它们各自有其基本理论和研究角度,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共同的问题,也要相互利用各自研究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成果。只有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才能对学校中的学与教这样复杂的现象有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只有学科之间的交叉,而不是隔绝,才可能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进展。
4、你认为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第二、学校教育心理学是所有教师专业基础;
第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第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
(一)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
(二)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三)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 布卢姆、布鲁纳、加涅、奥苏贝尔、安德森
6、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第二、认识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第三、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
第四、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对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的条件也有系统的研究;
第五、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7、简述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等
?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
1、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境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所以,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的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
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课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2、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3、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
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若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经许多人改进的一种方法:首先,填写调查表(问卷)。在调查表中,测试者列出要调查的问题,让被测试者填写、回答,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矩阵图表;最后根据矩阵图表绘制网络图,从这个网络图中就可以较为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群体及群体性质的资料。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认识: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
第一,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第二,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及.doc
- 认知心理学的重点知识1-8篇.doc
- 薪酬满意度研究讲述.doc
- 合作学习评价分析要领.doc
- 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与谐机制.doc
- 教育心理学定义.doc
- 第九章 《心理学》练习题.doc
- 合理用药管理实施细则要领.doc
- 大工13秋《社会学原理及方法》在线作业1,2,3.doc
- 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课件.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