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兰大《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3
一、单选(共 15 道,共 30 分。)
1.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自我价值保护可能体现在
题1.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内归因
题2. 失败情况,个体倾向于内归因
题3. 他人失败了,倾向于外归因
题4. 成功情况,个体倾向于内归因
标准解:
2. 从哲学渊源来看,以下社会哲学家或心理学家中,更多地受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人是
题1. 题1.让?雅克?卢梭(Rousseau)
题2. 题2.斯金纳(题2.F.Skinner)
题3. 题3.伊曼努尔?康德
题4. 题4.弗洛伊德(S.Freud)
标准解:
3. 在现实的沟通过程中,有时候,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属于下列哪种沟通方式
题1. A.假相倚沟通
题2. B.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题3. C.反应性相倚
题4. D.彼此相倚
标准解: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婚姻的动机
题1. 经济
题2. 符合道德规范
题3. 繁衍
题4. 爱情
标准解:
5. 社会学习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是
题1.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
题2.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题3.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题4. 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
标准解:
6.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态度转变的传递者因素
题1. 说服的意图
题2. 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
题3. 吸引力
题4. 信息差异
标准解:
7. 下列哪一项情景因素不能影响态度转变
题1. 预先警告
题2. 灯光强弱
题3. 分心
题4. 重复
标准解:
8. 泰勒(Taylor)和克劳克(Crocker)把社会认知图示分为人的图示、自我图示、角色图示和社会事件图示四种。人们通常认为女人“感情丰富”,“心肠软”,这属于
题1. 题1.人的图示
题2. 题2.自我图示
题3. 题3.角色图示
题4. 题4.事件图示
标准解:
9. 暗示按效果分为
题1. 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题2. 暗示及反暗示
题3. 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题4. 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标准解:
10. 动机按性质可分为
题1. 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题2. 清晰动机与模糊动机
题3. 衍生性动机与精神性动机
题4. 原发性动机与生理性动机
标准解:
11. 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
题1. 题1.伯克威茨(L.Berkwitz)
题2. 题2.威廉?詹姆斯(W.James)
题3. 题3.弗洛伊德(S.Freud)
题4. 题4.康拉德?洛伦兹(K.Lorenz)
标准解:
12. 成就动机是指
题1. 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题2. 个体想要达到目标的情境但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题3. 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动机
标准解:
13. 同时存在的许多不同性质的动机中决定个体行为并实际发挥作用的动机,我们称之为
题1. 题1.权力动机
题2. 题2.作用动机
题3. 题3.内部动机
题4. 题4.优势动机
标准解:
14. 人际沟通有很多功能,其中协调作用是指
题1. A.人际沟通可以协调人体各部分的机能
题2. B.所有的人际沟通都可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
题3. C.人际沟通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题4. D.人际沟通有助于消除个体间的误会
标准解:
15. 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题1. 题1.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题2. 题2.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
题3. 题3.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题4. 题4.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标准解:
《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3
二、多选(共 20 道,共 40 分。)
1. 下列需要与动机之间关系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1.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题2. 个体如果没有需要,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动机
题3. 只要有需要,就会产生动机
题4. 没有需要也有可能产生动机
E.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标准解:
2.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题1. 社会期待
题2. 社会鼓励
题3. 父母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题4. 大众传媒
标准解:
3. 现场实验法的缺点包括
题1. 不能广泛地观察被试
题2. 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
题3. 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题4. 被试的报告效率较高
E. 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标准解:
4. 下列哪些是社会化的载体
题1. 家庭
题2. 大学
题3. 杂志
题4. 参照群体
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