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0 ZQN/JS-01-2012 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JZ-3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 2012-3-10发布 2012-3-10实施 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 目 次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施工准备 1 4 施工工艺 2 5 质量标准 4 6 成品保护措施 4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5 8 质量记录 5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厂房(包括火力发电厂高大和重要的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高层建筑,核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变形观测 deformation survey 对建(构)筑物及其他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沉降观测点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oint 设在被测建(构)筑物上能反映其沉降特性的地方,作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目标的固定标志。 倾斜测量 declivity survey;tilt survey 对建(构)筑物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偏离大小、偏离方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裂缝测量 gap survey 对建筑物的墙、柱,因受差异沉降或其他外力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等进行的测量工作。 水准基点 basic benchmark; datum benchmark 垂直位移测量中作为测定测区内各级水准点、观测点高程依据的基准点。 观测点 observation points 设置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测量用的固定标志。 施工准备 人员准备 根据工程的大小,相对配置人员,一般电厂人员配置见表1: 表 1 职务或工种 人 数 职务或工种 人 数 测量负责人 1 测量技术员 1 高级测量工 2 初级测量工 2 技术准备: 掌握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在施工中布置好基准点、观测点点位。 材料准备 角钢、圆钢、铆钉、矩形白铁皮等材料。 主要测量设备 根据工程的大小,相对配置设备,一般电厂人员配置见表2: 表 2 名 称 数 量 名 称 数 量 水准仪 1套 记录夹 2个 经纬仪 1套 钢卷尺(5m) 2把 精密水准仪 1套 三角板 2副 对讲机 4套 测量伞 1把 计算器 2个 尺垫 2个 作业条件 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即开始根据水准基点测设各观测点的高程。以后可根据施工进程,每完成一层和增加一次较大荷载之后都要进行观测。竣工之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定期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水准基点的布设→观测点的布设→观测→观测成果整理→分析成果、整理归档 施工工艺 施工前准备好测量器具、材料及编制好作业指导书。 水准基点的布设一般由三个水准基点组成一组,以便相互检核。水准点应埋设在受压、受震和沉降范围以外,埋设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0.5m,以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性。为了便于观测和保证精度,水准基点离观测点的距离应不超过100m。 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而定,特别是点的位置应考虑对建筑物的沉降要具有代表性,并能控制各个不同方向和区域为宜。对于民用建筑,通常沿外墙每隔10~20cm 布设一点,此外在房屋转角处及沉降缝两侧也需布设观测点。对于工业厂房,除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外,还要在柱身、柱基、设备基础、伸缩缝两侧、地质条件改变等处设立观测点。通常采用角钢、圆钢或铆钉作为观测点的标志。图1分别为埋设在砖墙、柱子、基础上的观测点。其高度应高出地面0.5m左右,以便竖立水准尺。 图 1 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即开始根据水准点测设各观测点的高程。以后可根据施工进程,每完成一层和增加一次较大荷载之后都要进行观测。若因故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竣工之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定期进行观测。开始可每隔1~2个月观测一次,以每次沉降量在5~10 mm以内为限度,否则要增加观测次数。以后随着沉降量的减少可逐渐延长观测周期,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须使用S1级水准仪外,一般使用S3级水准仪即能满足要求。观测应在成象清楚、稳定时进行,同时应尽量在不转站的情况下测出观测点的高程。在前视各观测点后,必须再回测后视水准基点,前后两次的后视读数之差应不超过±1mm。前后视观测宜使用同一根水准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