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 折 概 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贾长青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定义 骨折 fracture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成因: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积累性劳损: 分类: 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开放性骨折 (open fracture)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不完全骨折: 裂缝骨折; 青枝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完全骨折: 横行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嵌插骨折; 压缩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骨骺分离 分类: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稳定性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 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骨折段的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短缩移位 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 造成移位的影响因素 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 肌肉的牵拉 骨折远侧肢体重量的牵拉,可致分离移位 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 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临床表现 : 全身表现 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 发热: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局部表现 骨折的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 骨折的特有体征: 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和骨擦感 骨折的X线检查 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 可以拍摄对侧肢体相邻部位的X线片,以便进行对比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晚期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褥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 损伤性骨化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畸形骨萎缩 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肌挛缩 第四节 骨折的愈合过程 骨折的愈合过程 血肿机化演进期:1—2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 骨痂改造塑性期:8—12周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局部无异常活动 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骨痂,骨折线模糊 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 健康状况 局部因素 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软组织嵌入 感染 治疗方法的影响 反复多次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 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摘除碎骨片 骨折性持续性牵引时,牵引力过大 骨折固定不牢固 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第六节 骨折的急救 抢救休克 包扎伤口 妥善固定 迅速转运 第七节 治疗骨折的原则 复位 固定 康复治疗 一、骨折的复位 解剖复位 功能复位 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矫正 短缩移位:成人下肢<1cm,儿童< 2cm。 侧方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 长骨干横行骨折,骨折段对位至少1/3,干骺端至少3/4。 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严重影响功能者 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防止并发症。 切开复位优缺点 优点: 达到解剖复位 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 缺点: 破坏局部血液供应 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降低抵抗力,易于感染。 内固定器械选择不当,增加手术困难,取出需二次手术。 二、骨折的固定 外固定 小夹板 石膏绷带 外展架 持续牵引 外固定器 内固定 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定义: 骨折部位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的分度 第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二、清创时间: 多在伤后6—8小时内三、清创四、组织修复 五、闭合创口 直接缝合 减张缝合和植皮术 延迟闭合 皮瓣移植 第九节 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 定义 皮肤和关节囊破裂,关节腔与外界相通。 治疗目的 防止关节感染 恢复关节功能 开放性关节损伤分度 第一度:锐器刺破关节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和骨胳无损伤。 第二度:软组织损伤较广泛,关节软骨及骨胳部分破坏,创口内有异物。 第三度: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胳严重损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