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虚词若、之.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若、之.ppt文言虚词若、之.ppt文言虚词若、之.ppt

文言虚词:若、之 制作人:五组 一、代词 二、连词 三、动词 一、代词 “若”作代词时,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 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2、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4、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5、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有时,在充当定语时,译为“你的”。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有时还可以当指示代词,译为“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连词 “若”作连词时常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等。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同上) 3、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若”还有至于的意思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三、动词 “若”作动词时常用在表示类比的两事物中间,译为“像”“像……一样”。 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于无所依。(《小石潭记》)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有时,用于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事物,为“如”“及”等。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还有“同,相当”的意思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随堂演练 1、视之,形若土狗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4、更若役,复若赋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7、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邪,我果非邪?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一、代词 二、助词 三、动词 一、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 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 如列传》) 2、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3、輮使之然也(《劝学》)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 1、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何陋之有(《陋室铭》)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 动词,到……去。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随堂演练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姜氏何厌之有 4、吾欲之南海,何如?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关于之的趣闻 据唐何延之《兰亭记》的记载,有谢安、孙绰、支遁……还有王羲之的三个儿子共四十一人,众人饮酒赋诗作文,最后由已有几分酒意的王羲之执笔为之作序。王羲之轻拈鼠须笔、铺开蚕茧纸,用他最擅长的中锋行楷,洋洋洒洒28行、324字一挥而就。在这篇短文中,王羲之既描写了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抒写了与朋友相聚的欢欣,同时也抒发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快然自足的情怀。文章理趣深远,沁人心脾,而书法更是遒媚劲健变化无穷,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如有神助。事后,王羲之将《兰亭集序》重写了几十幅,均自叹不如原本。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