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十二五课件王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 渴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内教研室 王振刚 目的要求 了解消渴的西医学范畴、鉴别诊断、转归预后和临证要点。 熟悉消渴的鉴别诊断。 掌握消渴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消渴的分证论治 。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临证要点 病例 刘先生,45岁。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日饮水量约5L,多尿,尿量4-5L,无心慌、怕热、多汗,无发热,无腹痛腹泻等,伴易饥多食,口苦口臭,大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5kg。 既往史及其他:无特殊。个体商人,平素应酬多,喜饮酒,约白酒250g/d,并喜食辛辣食物。 病例 查体:BP 140/95mmHg H 170cm W 80kg 腹型肥胖,余查体无异常。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24.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34.5mmol/L; 尿常规:GLU ++++; 其他:血脂增高;红细胞沉降率、胸片、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病例 中医诊断? 分型证治? 理法方药? 一、概 述 (一)定义: 消渴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消瘅”、“肺消”、“膈消”、 “消中”等,均为本病的别名。 一、概 述 (二)源流 1、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病因: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刘河间《三消论》:“三消者,燥热一也”。 一、概 述 3、证候特点: 《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引《古今录验方》曰:‘‘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 一、概 述 4、并发症: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其病变多发痈疽”。 《宣明论方·消渴总论》:“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儒门事亲·三消论》:“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一、概 述 5、治疗: 《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一、概 述 (三)范围 消渴病主要与西医学的糖尿病相关,此外,尿崩症与下消的临床表现相近。精神性多饮多尿症与本病也有相似之处,均可参照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病机演变 病变脏腑在肺、胃、肾,而以肾为主。 二、病机 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 肺失滋润,肺燥阴伤,瘵虫乘袭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能上承 燥热内结,营阴络瘀 阴虚燥热,炼液成痰 阴虚及阳,脾肾衰败 阴津耗损 二、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位:肺、胃(脾)、肾,以肾为主; 病性:本虚标实; 演变: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变证繁多:痈疽、痤疿、肺痨、雀目、内障、耳聋等; 三、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显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赙,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并发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三、诊查要点 (二)辅助检查 血糖、OGTT测定; 尿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ICA、GAD、IAA; 其他:如并发症筛查 三、诊查要点 (三)病证鉴别 1.消渴与口渴症 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三、诊查要点 2.消渴与瘿病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