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社会科学 !#$ %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
!余 悦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真正形成于 世纪 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
! #
历程,可以说起始于近 来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就是学科意识的自觉和学术层面的深入,逐步
!
( ) ( )
形成了围绕着茶研究的三个子学科———茶学 属自然科学 、茶业学 亦称茶业经营学或茶叶商品学 和茶文
( )
化学 属人文社会科学 ,并在茶文化学术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走进新世纪,中国茶文化研究面临着学
科地位、学术视野、资料发掘、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新问题。只有理性地面对和成功地解决,茶文化研究才能
充满锐气和后劲,在基本理论的深化、茶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探讨方面有新的作为,促进中国茶文化学科的完
善与提升。
$ %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研究;当代历程;未来走向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余 悦 ’.+ ’—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江西南昌 //--
“ ” “ ” ( )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 十五 规划项目 年学术回眸 阶段性成果之一 编号 。
!+ +01!2
世纪 年代以来的 多年,是中国茶 程最重要、最有变革性的事件,也为其未来走向
! # !
文化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些年来,中国茶文 规范了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路径,中国茶文化
化研究不仅以专著数量的众多、论文大量的涌 学科的构建从可能变成现实。
现而为学界注目,更因其学科意识的自觉、论述
域界的扩大、学术深度的拓进而成为里程碑。中 一
国传统的围绕着茶的著述,内容较为驳杂。而在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是历史的继承和发
现代,以茶的育种、栽培、制作等科学技术内容 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累积和前行,也是从传统
为主的研究,形成从属于农业学科的茶学。但新 学术向当代学术形态的变革与演进。!! 年)
时期以来的 《 》
! 多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 月,我主持编撰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 时,曾将!
变化。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部分,逐步 《
世纪有代表性的论文编成 茶理玄思———茶论
从茶学的构架中脱颖而出,演进成具有独特个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