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历史:汉初的治国思想 秦因法而亡 吸取秦亡教训,弃法家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 实行无为而治(道家) (道家黄老之学) 措施:与民休息(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材料: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出现了怎样的后果呢? 1.经济恢复 2.社会稳定 3.国力日盛 积极: 消极(面临问题):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缓和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理解历史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1)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2)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君权神授” 与“天人感应” d、提出“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既要百姓服从统治,加强了君权 又要求统治者爱好百姓,限制君权过度膨胀,同时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迷信色彩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形成文化专制氛围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 1、内容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董仲舒的有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解决之道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2、特点: ◆3、实质: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董仲舒的学说    积极   消极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②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应批判(唯心主义) 加强君权,巩固统一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4、影响: 感悟高考 深化教材 (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图8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迎江寺 徽州牌坊群 涡阳老子庙 包公祠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道家学派阅读下列材料: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二)道家学派 1、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哲学思想: 道是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 朴素辩证法: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 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帝道)、“小国寡民” 评价: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 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感悟高考 深化教材 (2011·浙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