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解读2007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doc
专家解读: 2007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考点阐述
本文档对您参考价值不大? 百万文档,终有你所需!
文档搜索引擎:/search/
如您认为此文档对您有较大帮助,期待您能在微薄、博客、网站和论坛等网页宣传本站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名称:中文word文档库
考试内容:
古文阅读·高考考查内容: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古文的标准
⑴词汇为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⑵语法结构为常见文言句式,一般性词类活用,典型的文言虚词用法;
⑵语法结构为常见文言句式,一般性词类活用,典型的文言虚词用法;
⑷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较少;
⑸文章的整体风格属于典范作品。
考点分布:
按2006年《考试说明》的说法,“文言文阅读”考点如下: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试题回顾
下面是近三年全国卷Ⅰ和浙江卷高考文言文试题简析:
1、2004年全国卷Ⅰ所用材料共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5道题共20分。其中11—14为选择题,每题3分。分别为实词、虚词、筛选文中的信息、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15题为句子翻译,两小题8分。浙江卷所用材料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其分值和题型和全国卷相同。
2、2005年全国卷Ⅰ所用材料节选自《北史·裴侠传》。共4道题19分。其中8—10为选择题,每题3分。分别为虚词、筛选文中的信息、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11题为句子翻译,两小题10分。与2004年相比,减少了文言实词的题,增加了文言翻译的分值,将文言实词放到了语句翻译中去考查。浙江卷则选用(唐)孙樵的散文《书褒城驿壁》,5道题共20分。其中11—14为选择题,每题3分。分别为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对有关内容的赏析。15题为句子翻译,两小题8分。
3、2006年全国卷Ⅰ所用材料节选自《南史·何远传》。共4道题19分。其中8—10为选择题,每题3分。分别为实词、筛选文中的信息、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11题为句子翻译,两小题10分。与2005年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浙江卷则选用(明)方孝孺的散文《蚊对》。5道题共20分。其中11—14为选择题,每题3分。分别为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对有关内容的赏析。15题为句子翻译,两小题8分。与2005年相比,选材和题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将词类活用改成了文言句式。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从全国卷和浙江卷的比较看,题型基本稳定,又略有变化。选用人物传记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是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散文是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新选择。浙江卷是这种改革的实践者。从备考的角度讲,浙江连续两年选用散文,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2005年《考试大纲》将“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正式列入考试范围。2005和2006年浙江卷都涉及了这个考点。所以,在文言句式的复习上,可把重点放在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被动句(对“见”、“于”“为”等字要敏感)上。在词类活用的复习上,可把重点放在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上。
三、复习设想
1.熟读课文,夯实基础
高考文言文阅读,虽然选取的是课外文段,但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见于课文。
(1)、积累实词。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这些实词都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复习时,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可有针对性地复习课文,加深对一些实词的理解与记忆。接着可分类复习,按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形异义、偏义复词等给实词归类,以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
(2)、突破虚词。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虽然数量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复习虚词,可根据今年必考的18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课文中去找相应的例子。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
2.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网络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比如实词,应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类活用等方面梳理;虚词,应将重要虚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图案概述.ppt VIP
- 香港中學會考試題(甲部).doc VIP
- 德阳市城市道路更新技术导则(2022).pdf
- 2023年香港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AIMO)竞赛复赛数学试卷.doc VIP
-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docx VIP
- 装饰图案第6章 装饰图案色彩.ppt VIP
- 海尔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工厂服务平台智能柔性生产线方案(224页).ppt VIP
- 装饰图案第8章 装饰图案与应用设计.ppt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解读.pdf VIP
- 装饰图案第5章 装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组织形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