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文化通讯2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丈文化通讯24.doc

——百丈文化通讯—— 主办∶北京百丈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2007年第1期(总第24期) 2007年2月 中国化管理思想 2 从MBA、EMBA到CEDP 2 生命型企业 11 企业五行管理 11 中国文化与企业文化 16 重新发现墨子 16 零项修炼 20 禅与毕加索 20 禅宗故事 23 南泉普愿 23 经典连载 25 《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连载(二十四) 25 精品文摘 29 传统,精神的家园 29 黄侃雅谑胡适 31 董仲舒之「痴」 32 日本博物馆五花八门 34 现代化不是达标竞赛 35 内地大学校园亚文化 36 唤醒民众,还是唤醒帝国主义? 38 为社会改革“泼冷水”的人 40 从君子到知识分子 41 资本主义全球化为何遭憎恨? 43 五月花 44 建筑师不是工程师 45 母爱可能会变化人的遗传基因 45 读者天地 47 感悟《百丈文化通讯》 47 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家零项修炼特训营学员感言 48 论坛信息 50 推荐书目 55 中国化管理思想 从MBA、EMBA到CEDP ——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智闲禅师开悟后,曾有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禅师闻听,对仰山禅师说:此子澈也。仰山禅师道:“待我亲自勘过。”遂去南阳觅问智闲:“闻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香严复举前颂。仰山禅师说:“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更说看。”智闲又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禅师说:“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智闲复颂道:“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回报沩山:“闲师弟会祖师禅了。” ——《指月录》 《指月录》的这则公案,不了解禅文化的人读起来可能比较费解。白话的大致意思是:有个禅师(某甲)开悟了,另一个禅师(某乙)不相信,要去验证。一开始,某甲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开悟的感受,某乙说:“不过是背诵出来的,不算什么!”于是,某甲又信手拈来一句话表达感受,某乙说:“不过是如来禅而已!”某甲又即席赋诗一首,此时,某乙才认可某甲悟道“祖师禅”了。 这则禅宗公案中反映了学佛——或悟道——的三重境界,首先是“学习佛知识”,不过是“背诵”而已,借光照亮,尚不明白“为什么发光”,自然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次是了悟“如来禅”,反光照亮,明白“为什么发光”,却不能自己发光。心中虽然明白,实际却做不到;最后,当证悟“祖师禅”时,“自己发光”照亮,故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发生在一千年前唐代的这则公案与当今中国的管理教育有何关系?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这样重复上演几乎相同的故事。最近二十年来,以MBA教育为代表的西方管理教育,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中国各行各业深受这股来自西方的、号称“科学的”管理浪潮的影响。这股浪潮就像当年“佛教”一样,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威力向我们汹涌而来。浪潮洗礼之下,赫然分出三类人群:MBA、EMBA、CEDP。中国的MBA,如同“学佛”的佛教徒,虽说学佛,却不明就里,轻信轻听,不仅不能掌握西方管理理论的核心精髓,反而深受束缚,不能自拔;中国的EMBA,如同了悟“如来禅”,对于西方管理知识,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却因理论脱离实际,故很难在实际中灵活运用;中国的CEDP,致力于顿悟“祖师禅”,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中国化,并在自身的管理实践中顿悟管理之道,故能妙用无穷,事事无碍。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教授在其专著《管理者而非MBA》中预言:“现在到了认清传统MBA项目的真实面目——或是让它们关门大吉——的时候了。”对于中国的管理者而言,现在到了认清西方管理教育真实面目的时候了。 一、混沌未开——MBA与学佛 将MBA学生与学佛之人相提并论,很多人不会同意,笔者却认为十分妥贴,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相似。首先,两者都是学习外来文化,而且都是学习所谓的“先进文化”。其次,学生的经验与学习的榜样相去甚远,MBA学生大多是没有管理经验的年轻人,而学佛的大多是些涉世不深的善男子善女子。第三,经验不足的人预见庞大而完备的理论,学习的结果往往是——迷信。迷信MBA,如同迷信佛;迷信佛,如同迷信MBA。第四,思想和行为不能统一,均被所学的理论束缚了、“害”了。MBA毕业生不懂管理,学佛的人离“佛”最远,这种现象,岂不令人痛心疾首? 西方对MBA教育的审视与反思 MBA教育本身在西方已经开始饱受批评。明茨伯格教授指出MBA教育的三个错误: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式,产生了错误的后果。他在《管理者而非MBA》中描述道:“仅仅在美国,每十年就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