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 大 发 明 一、造纸术: 1、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器、竹木简、缣帛。(缺点:太笨重或太贵,很难推广。) 2、纸的发明过程: (1) 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2)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特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质地细腻) 3、影响: 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久远的一项。 四 大 发 明 二、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胶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印刷术的传播:朝鲜-西域-欧洲 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四 大 发 明 三、火药: 1、发明及应用: 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唐末,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2、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影响: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四大发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1、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力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2、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3、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推动力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之,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思考: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 对比: 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诸国 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 哥伦布远航,掠夺财富,开拓殖民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4、“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用于军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末 C.元朝 D.明朝 2、天文著作 (1)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2)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讨论: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 对此有各种解释: 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 近代科学技术其实是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的结果,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我们先进行16世纪东西方科技比较,再来分析。 从东西方科技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科学在特征和本质上的差异: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仍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与中国不同,西方主要是理论研究,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在本质差异上的具体表现。 原因分析: ①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西方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中国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 ②文化教育方面。早在13世纪,西欧各国便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是为皇权专制培养奴才,以儒学为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③思想文化状况。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而西方则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思想解放。 ④政治方面。中国的封建专制极力限制和阻挠资本主义发展;而西方的专制王权则是站在了资本主义势力一边,奉行重商主义,从而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④重政轻技的观念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使得知识分子对仕宦趋之若鹜,而许多重要的科学著作无人问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