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论坛2006年9月第21卷第5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医论坛2006年9月第21卷第5期

穴位植线合中药内服治疗肠易激综合86 例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466700)  张延广 河南省淮阳县中医院(466700)   高攀登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综合疗法 穴位植线 中药 内服 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胃肠道疑难病之一, 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未有特效疗法和特效药物。笔者采用穴位植线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该病86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中男59例, 女27例; 年龄25岁~ 56岁; 病程6个月~16年; 以腹泻为主症者48 例,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者38 例; 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者39 例, 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者6 例, 合并胃溃疡3 例。 2 治疗方法 2. 1 穴位植线 取穴为上脘、中脘、脾俞(双)、胃俞 (双)、天枢(双)。首先碘伏消毒脾俞、胃俞及周围皮肤 2 遍~ 3 遍, 铺无菌洞巾, 分别在脾俞和胃俞上2cm 处皮肤点状注射新配置 0. 5% 利多卡因溶液 1m l~ 2m l, 用大号三角针5 号外科免煮医用羊肠线从脾俞局麻点进针, 经过脾俞穴位的深层肌肉组织从胃俞穴出针, 剪去肠线两端皮外部分, 提拿埋线部位皮肤及肌肉组织, 使线头深入皮下, 无菌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同法操作对侧脾俞、胃俞穴植线后, 嘱 患者平卧, 从上脘上2cm 处进针, 从中脘穴下2cm 处出针, 将羊肠线植于上脘穴和中脘穴; 分别从双侧天枢穴外侧2cm 处进针, 从双侧天枢穴内侧2cm 处出针, 将羊肠线植于双侧天枢穴。敷料固定1 周, 嘱患者术后2 周内不要做过度弯腰动作, 适当休息。 2. 2 中药内服 自拟方药组成: 柴胡 12g, 炒白芍25g, 木香10g, 炒白术20g, 黄连6g, 炒枳壳9g, 白蒺藜10g, 吴茱萸9g, 补骨脂15g, 丹参20g, 诃子30g, 炒防风15g, 炙甘草6g。每日1 剂, 水煎, 早晚分服, 10 剂为 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标准 痊愈: 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消失, 大便成形; 有效: 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好转, 便秘或便溏有改善; 无效: 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无改善, 大便形质无变化。 3. 2 治疗结果86 例中, 痊愈 71 例, 有效 6 例, 无效2 例, 治愈率91. 0% , 总有效率97. 4%。随访6 个月无复发。 4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 临床多见腹痛、腹泻、肠鸣、便秘或粘液便。多因心烦、抑郁、精神压力过重等导致胃肠功 能紊乱而发病。穴位植线取中脘、上脘、天枢、脾俞、胃俞, 均为治疗胃肠疾病的特效穴位, 用羊肠线穴位植入, 可发挥持久连续的刺激, 激发全身经络之经气和精气, 通过经络传导, 使人体运动加速, 人体免疫功能得到调整和提高; 通过调整经脉与脏腑的功能, 从而使胃肠功能紊乱得以恢复。中药用柴胡、炒白芍、炒防风、白蒺藜疏肝调肝, 补骨脂、炒白术温肾健脾, 木香理气和胃, 炒枳壳、丹参、炒防风、诃子调理胃肠, 黄连、吴茱萸清心而疏肝下气。诸药合用, 共奏温肾健脾、理气和胃、疏肝下气之功, 使肝、心、脾、胃、肾等脏腑生克有度, 则胃肠功能紊乱得以纠正, 使疾病痊愈。 (收稿日期: 2006206220)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138 例 山东省五莲县人民医院(262300)  李巨三 宫乐辉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中医药疗法 天麻钩藤饮加减 ?治疗应用 自2000 年~ 2005 年, 笔者在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及肝阳上亢型头痛时, 伴随的失眠多梦症状取效往往快于眩晕、头痛。受此启发, 我们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 138 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38 例中男62 例, 女76 例; 年龄最大65 岁, 最小45 岁; 病程最长3 年, 最短1 个月。其中伴有高血压病者61 例。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天麻15g, 钩藤15g, 生石决明20g, 川 牛膝10g, 桑寄生10g, 杜仲10g, 山栀10g, 黄芩10g, 益 母草10g, 朱茯神20g, 夜交藤20g。 加减: 病程长、失眠重、血压较高者, 上述药物增加三分之一量; 病程长、失眠重、不伴有高血压者, 可减去生石决明, 而朱茯神、夜交藤用量各增加 10g; 肝郁化火者, 加龙胆草10g, 柴胡10g; 阴虚火旺者, 加肉桂3g, 黄连10g, 生地 15g, 山萸肉 15g; 痰热内扰者, 加竹茹 15g, 胆南星 10g。 煎前冷水浸泡30min 左右, 待煮沸后文火再煮25min, 连煎2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