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扶”字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加形象生动。 “失”字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了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 * * 清明杜牧马野 清明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比较这组句子中的上下两句说说在用字上有什么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从语气、情感方面思考) 例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例②: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例③: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单纯叙述) (坚决判断,强烈憎恶情感) (你若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讥刺“你不是”) (不合语境) (“有风度”是赞美) (不合语法)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看似大同,实则迥异; 选择句式,需思量。 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②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③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这三则材料讲的都是李广射虎的故事。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字,你认为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33字) (21字) (14字)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王若虚修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失去了: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删繁就简,故事少波澜。 一增一减,大相径庭; 增删文字,要慎重。 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 诗歌鉴赏之炼字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①李凝,贾岛的朋友,唐代隐士。②僧,诗人早年出家。③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④云根,即石根云气,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⑤幽期,再访幽居的日期。⑥负言,食言。 韩愈修改了哪个字,你认为谁的好? 贾岛“推敲” 推敲由来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但他又拿不定主意,怎么办呢?这时路过的韩愈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你们觉得是“推”好还是“敲”好? 补充总结: 如果“僧”为李凝,则“推” 比“敲”好,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自掩自推,无须敲门。如若“僧”为贾岛或他人,则“敲” 比“推”好。因此关键是“谁”敲月下门。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本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的寻常小事(《唐诗鉴赏辞典》也持此说,并没有找到资料表明诗的题目是后人所加),所以题目和除“僧敲月下门”之外的诗的内容都是“僧”拜访友人的诗意。据此,这里的“僧”为贾岛之说是说得通的。从诗的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来看,敲门者也应是贾岛,而不是李凝。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更改文字,需推敲。 事例:“推敲”的故事 说明的道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小学英语3a-5a单词表(2015).doc VIP
-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1.docx VIP
- 2025年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 .pdf VIP
- 2025年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血和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ppt VIP
- 软件系统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试题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题.doc VIP
- CECS 349-2013 一体化给水处理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
- 茶皂素杀螺活性及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