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体会天游峰的“险”。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引读课题)
2、出示三组词语
扫帚 宿鸟 打量 扑棱棱
九百多级 飘飘悠悠 顶天立地 层层叠叠
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1)指名读第一组,你读了这一组词语有什么发现?(都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吗?
(预设:听老师读这几个字,仔细听:扫、宿、量、棱)
(2)指名读第二组,这组词语又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
(3)指名读第三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游人的感受)
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天游峰给你的感受?
3、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不仅是武夷山第一险峰,而且景色优美,但作者却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扫路人呢?(板:?)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面对面地去认识他。打开课本。
二、精读感悟,体会扫路人的“乐”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2、交流:好,谁来说说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精瘦、自信、豁达开朗)
3、同学们,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貌”,板(言、行、貌)课文中着重描写了扫路人的什么?(圈:貌、言)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画出老人外貌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可以选择其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5、交流:我们先来看看外貌描写,你找到了哪句?
(一)
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为什么说他穿褪色的衣服就是很朴素呢?除了朴素,你还体会到这是怎样的老人呢?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什么叫精瘦?拆字法。为什么老人会精瘦?假如你去爬山,你会穿什么鞋子?那么老人穿的是?老人为什么要穿运动鞋?)
(从“精瘦”可以看出,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因为整天劳动而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也容易变瘦。“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一套褪色的衣服”,见证了老人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疲惫地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一年有一年)
3、这真是一位朴素而又有精神的老人啊,谁愿意来把这句句子读好?
(评价:1、听了你的朗读,这位老人给你读得有气无力?2、瞧,这朗读多有水平呀,我们仿佛见到了那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正拿着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呢!)
4、让我们全班一起来通过朗读记住这位老人的形象吧。(全班齐读)
5、过渡:因为能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所以同学们读好了这句外貌描写。真不错!文中还有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吗?你找到了吗?谁来读读。
(二)
出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这是关于老人的肖像描写。从这段外貌描写中,你们又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预设:什么叫黝黑?黝黑是天生黑吗?怎么会黝黑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是怎样的?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这样的人给你什么感觉?你还从哪里体会到老人有精神?我们这里的瘦削和精瘦有相同之处吗?)
2、交流:引导学生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爱、善良;“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
评价:你从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出了老人的健康,会读书,会思考。
4、我们一起通过朗读再次仔细打量他。
5、我很奇怪,同样都是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一处放在第三小节,一处放在第八小节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预设: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第3小节描写外貌之前的句子,是什么让作者留意了这位老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天游峰扫路人,那么作者第二次是什么情况下仔细打量老人的呢?(第二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6、过渡:是啊,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位扫路人不仅仅是一位扫路人,他非同一般,作者第二次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仔细打量这位老人的,他们交谈了些什么呢?
(三)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1、老人到底累不累啊?(肯定是累)
2、你从哪里体会出老人应该很累?(适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