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把握改革和发展机遇创新农技服务事业新章.doc

把握改革和发展机遇创新农技服务事业新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改革和发展机遇,创新农技服务事业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文件精神,规范建设,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为县为主”的要求,我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在省厅、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县实际,抓住农技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机遇,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采取自下而上,由上而下全面推进的方式方法,初步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系统、操作性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一、工作背景 1、基本县情。进贤县位于江西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地处东经116度,北纬28度附近,是省会南昌的东大门,为南昌市管辖,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俗称“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县人口83万,农业人口65万,辖21个乡镇,距省城30公里。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优越,资源生态一流,特色产业蓬勃的鲜明特点。 进贤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列全省前十强;是“全国淡水鱼业重点业”,水产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是“江西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全国生猪生产大县”,畜牧业产值居全省第三位,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黑芝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县”,花生、大豆、芝麻、油菜等油料总产稳居全省第一。以食用菌、蔬菜、油茶、茶叶、瓜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规模和产值都有较快的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涌现,规模种养大户更是突飞猛进。 2、体系现状:进贤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是从2009年开始,2011年全面推进的。此前,由于县乡双重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关系混乱,县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站的管理仅限于业务指导,乡镇农技人员在乡镇政府的干预下,有的3/4的时间花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中,有的大多时间都用在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资的经营上,以弥补工资不足。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农技人员待遇低,队伍难于稳定,对此,领导有意见,农民群众有意见。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改革原有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前两年改革受阻已经落后,省厅有要求,市府有压力。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主要领导果断地下定了决心。 二、工作做法 紧紧围绕深化体系改革,规范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这一目标。 (一)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1、将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列入全县重大工作项目内容。 2、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事务,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局长担任。 3、农业、畜牧、农机三局建立协调议事机制,重要工作由三局主要领导协商并确定原则,三局分管领导负责工作落实,农业局分管领导带领人保股三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4、《进贤县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经县政府第60次常委会研究通过,并于(进府办发[2011]80号)文件下发实施。 (二)管理体制理顺,机构整合到位。 1、综合建站。改革前,我县乡镇农技、畜牧、水产、农机站分设,经费上难把握,工作调度上难统一,遵循有利于业务指导,有效管理和公益性职能履行的原则,在县级农业、畜牧、农机等行政主管部门分设的现状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窗口”的要求,采取“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的方法,将乡镇农技站、水产站、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整合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一乡(镇)设置一站,作为县级派出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2、“三权”归县。按照“有利于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统筹安排,有利于统一安排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有利于在突发动植物疫情时人员的统一调度,集中防疫”的原则,推行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三权”归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县农业局负责综合站的人事、经费和财产管理,农业、畜牧和农机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对综合站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3、核定了编制。根据国家有关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测算参考标准,结合本县农业产业布局实际,合理确定综合站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县编委《关于核定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事业编制的通知》、(进编发[2011]1号),县编办核定每个综合站定编8-12名(民和镇适度增加),核定全县乡镇农技综合站人员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共261名(其中:农技岗93名、水产岗58名、农机岗47名、畜牧岗63名)。 4、批复了综合站机构、进编办发[2011]18号文件暨《关于同意成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的批复》,同意在全县各乡镇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实行一乡(镇)设置一个综合站,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三)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