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策_的文体特征和其现代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卷第1期 2域彪磺彳掌友(社会科学版) VoL27,No.1 201 of of Jan.2011 1年1月 Journal ShandongUniversity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对策”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张.灿 贤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 “对策”是科举考试中与八股文并行的专用文体,具有论说性实用文的文体特征。对策虽然已 经作古,但却仍然有着较高的现代价值,其历史研究价值以及对当今我国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借鉴价值是不可低 估的。 [关键词]对策;文体特征;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11)Ol·0058—05 “对策”是始于中国汉代的一种考试文体,也 学的考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是唐以降的科举考试中使用最稳定的文体之一。 对策有时务策、经史策之分,以国计民生为内容的 一、对策的文体特征 称时务策,以经旨史文为内容的称经史策或经义 (一)对策与八股文的区别 策。历代科举考试均以时务策为主,宋神宗熙宁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专用文体,其 三年(1070)规定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该制度一 前身源于北宋。《明史·选举二》记载:“科目者, 直延续到科举制度的废除。因此,后人所说的对 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 策一般是指时务策,本文所探讨之对策,即指时务 《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 策。 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 对策在科举考试中一直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 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 用,唐初进士科只考策问五道,宋代改革考试制 义。”【31明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八股 度,范仲淹曾提出“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词赋 文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格式。明清两个朝代,八 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的录取方 股文几乎是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也是各种考 案,[1161清康熙三年将首场考试定为试策五道,清试的必考内容,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考八股 代陶福履《常谈》中说:“由汉而来,科举之文屡 文。但由于今人不作八股文,且多数人没见过八 变,相承不废者惟策而已。……觇人器识,验人学 股文,因此就出现了对科举考试文体分辨不清的 术,试士之法,莫良于此。”【21可见,对策一直是封 现象。如青州博物馆在介绍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 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今天,对策仍有着 赵秉忠的殿试对策时就说该对策是“典型的八股 较大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现代借鉴价值,但人们对 文”∞。不可否认,由于写对策者都经历过严格的 对策文体属性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如有人将对策 八股文写作训练,因此,有些对策在写作手法上很 说成八股文,对对策现代价值的认识也不够充分, 自然地使用了八股文在谋篇布局、逻辑推理以及 因此,对对策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做一下科 语言表达上的某些写作技法,但对策与八股文在 [收稿日期】2010-II-18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