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极度敏感的高三女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度敏感的高三女生 迟 雅 注:本文分四期发表在《丹东日报》2017年一月份每周四的迟雅心理热线栏目。 JHY:女,高三理科学生。无精神类遗传病史。因学习能力受损,无力参加高中学习,辍学累计一年多,四处求治无效,于2016年3月10日,前来向迟雅求助。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父母介绍的情况:孩子在高中读书时,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导致抑郁。后来,因为同学关系恶化,而转到另一所高中读书。转学后虽然改变了学习环境,但是还是学习不下去。因此,断断续续上学,应该是去年参加高考,由于没有正常上学,所以现在还是在高三读书,已经很长时间不上学了,想参加今年的高考,但是却没有一点学习的欲望和行动。从去年4月份开始,不断地进行心理求助,先后到丹东、沈阳、大连、北京的精神科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求助,服用过阿立哌唑、劳拉西泮、百忧解、奥氮平、丙戊酸镁等西药,但是还是不能如愿,病情每况愈下。 求助者自述:高中一年级开始,在班级因为学习进步较大,遭到同学嫉妒。因此,与同桌发生矛盾,导致同学经常议论我。我不堪忍受,请求老师换座位,老师不给换,再次请老师换座位,并讲述了理由,父亲也出面找老师谈同学议论我的事情,老师处理不当,找有关同学对质,结果矛盾更加激化,一些同学联合起来孤立我,打击我。因此,我不得已而选择转学,到另一个县的高中读书。转学后还是学不下去,因为我已经产生了一个心结:就是自己不能学习好,否则会遭到别人的嫉妒。 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⑴求助者极度敏感,心理脆弱,对高一高二的经历一提起来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对于善意的话也会过敏。⑵敌对心理严重,正常的交往她都会想到别人有恶意。⑶非常害怕得罪人,认为得罪人会遭到报复,因此,谨小慎微。⑷认为自己学习好就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因此,不敢学习。只要谁话语中带有说她爱学习、学习好之类的话,都会过敏,认为人家不怀好意。因此会恐惧,仇恨,浮想联翩。⑸舌体向右歪,悲痛欲哭,易激惹。⑹阻抗比较大。由于她已经先后看过七位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现在对心理咨询也极为排斥。核心症状为:极度敏感多疑,心理脆弱,人际关系障碍,学习能力受损。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同意沈阳等地精神科的诊断,诊断为抑郁症,伴随精神症状。 现在的主要表现为:极度敏感,脆弱,人际障碍,学习能力受损。 三、心理调适过程 咨询师分析: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心理能量太低,内心太脆弱,以至于太在意别人。因为太在意别人,而导致敏感多疑,神经过敏。因为敏感多疑,而容易伤害别人,也在不断地折磨自己,折磨得自己心力憔悴,心理能量进一步消耗,无力学习与工作。因此,补充心理能量是当务之急。补充心理能量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改变思想方法,减少心理能量消耗;二是通过中医中药、催眠等技术进行身心同调,补充心理能量;三是通过运动、唱歌、晒太阳、食疗等途径补充心理能量。 在建立比较牢固的心理链接的基础上,咨询工作分三步展开:第一步:身心同调,补充心理能量,改变错误认知,减少心理能量消耗。第二步:实施系统脱敏,通过催眠基础上的系统脱敏,改写潜意识,消除敌对情感,消除神经症反应。第三步:人格重建。对于人际摩擦,一是经常暗示自己,不要敏感多疑,好多事情别人不是针对自己的,不要对号入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你自己走得正行得端,不用担心会遭到别人的攻击;二是认识到自己与别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因此不要怕;三是不要害怕得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得罪一点人也没有关系,必要时要敢于竞争。 求助者具有一定的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而牢固的适应不良模式。主要是人际互动过程中的应对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情感反应模式,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注意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困难,而很少意识到原因来自于自身行为方式。自己总是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不善于自我觉察,也不愿意自我改变。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比较合适。主要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配合家庭作业,促使求助者自我觉察。还为其推荐一本认知疗法治疗人格障碍的书籍,引导其自我觉察。 2016.3.10:今天开始心理咨询。求助者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有关情况,三个小时连续介绍,边说边哭边难过边愤怒。总的感觉是求助者内心很脆弱,极度敏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她一进咨询室就感觉不对劲:首先是认为一位年轻的咨询师的打扮很讨厌,其实是这位咨询师刚刚拔牙,脸肿了,带着口罩。其次是认为这里对求助者不是一视同仁,因为有的求助者可以在这里午休,而她和母亲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其实是母亲想带她去逛商店。第三是不想来咨询室了,因为她问一位咨询师,这里能否百分之百地保证百分之百地治好她的病,那位咨询师跟她说,咨询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她看来,这就是不能治好她病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016.3.11:今天,在父母的耐心劝说下,总算来了。来了以后的第一项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