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本研修《感恩教育》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研修《感恩教育》案例这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感恩仪式教育各种教学及案例。感恩教育是培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鲁迅先生则要求人民要“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学生,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品德高尚的人。?一、激情导入“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受到儒家的重视,认为它是道德的入门。《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二、孝道意义的扩展 ——感恩 1、佛家思想: 孝为众善之本,释迦牟尼佛因为孝顺而提早成佛,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如果孝道有违,则人格低落,自然失去学佛的资格。不孝也是祸乱的根源,一个有孝心的人,是不会冒犯长辈,更不会扰乱社会,所以先有“孝亲”才能“敬老”,不能孝敬父母,而孝敬他人、忠于国家的人恐怕是没有的。 2、儒家思想: 儒家平天下的理想就依照这几个程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提出以孝治国,移孝作忠,“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不过,孝顺自己的双亲只是狭义的“孝”,我们应当把孝的范围扩张,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孝道遍行,这将是一个大同世界。 佛家也很注重孝道“推己及人”,除了能让今生今世的父母顺心如意,还要孝敬前世的父母,这样才算彻底、究竟。可能有人会问,到底谁是我们的前世父母?答案是∶每个众生都可能是我们的前世父母。所以,佛家的孝扩张起来,不只普及人类与国家,还要普及一切众生(包括畜牲),佛教规劝世人不杀生是为了避免杀害前世父母。由于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所以我们有过无数期的生命,因此就有无量数的父母兄弟姐妹,所以能够这么说∶“四海之内皆父母兄弟姐妹。” 感恩,这是一个很人性的词语,意思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它与报恩不同,报恩这个词语是感恩的具体行动,强调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从广义上来说,感恩之心是一种很阳光的心理,是感激、庆幸里所萌发的报答之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这一人性中的良知就有深刻的理解,也把它当做人立于天地间最基本的素质。 三、感恩故事 1、古代感恩故事 我国古代知恩图报、与人为善的故事很多,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导着我们怎么做人,我们是后辈们的榜样,做好我们这一代,让我们把这一传统美德传承给我们的后辈们! 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 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 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2、现代感恩故事 ①感动中国人物丛飞视频 ②丛飞的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③评论:奉献是生命的需要 奉献,被丛飞视为生命中不可放弃的责任。丛飞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他坚持10年为社会无私奉献,几乎倾其所有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他之所以这样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离不开他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爱的滋养。丛飞自小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曾经因交不起学费而差点失学。他能够顺利完成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