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名词 编辑本段
1.1 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标准
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天: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雾:指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当这种集合体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称为雾;当能见距离降到1000~10000米之间时称为轻雾。
小雨: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
中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
中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500~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5.0毫米的降雪。
大-暴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5.0毫米的降雪。
霜冻:在春秋转换季节,白天气温高于0℃,夜晚气温短时间降至0 ℃以下的低温危害现象。出现时,百叶箱内的气温可不低于0℃;地面或物体表面常出现白霜。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六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为10.8~13.8米/秒的风。
七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为13.9~17.1米/秒的风。
八~十二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分别达到17.2~20.7米/秒、20.8~24.4米/秒、24.5~28.4米/秒、28.5~32.6米/秒、32.7~35.9米/秒时,分别称为八级风、九级风、十级风、十一级风和十二级风。
台风: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暖心气旋性涡旋。当中心附近的平均再大风力达到十二级及以上时称为台风。
天气符号及解释
1.时间的划分:天气预报中所说的白天,指当地标准时间8点至20点,其中17点至20点叫做傍晚;20点以后到第二天的8点叫做夜间。
2.天气状况(阴晴的划分):晴是指全天内天空中云量低于3成(即30%);多云是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少云是天空中有1-3成的中、低云或4-5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阴是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天空虽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总云量8成以上),偶尔从云缝中可见到微弱阳光的天气现象。
雾: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雾使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使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
云量和云高: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云高是指云底距离测站地面的垂直距离。
3.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4.降水:降水分降雨、降雪、雨夹雪、冰雹。
降雨情况:气象部门一般指的是24小时内降雨的多少。对雨量的多少,一般分为零星小雨、小雨、阵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