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寒山寺“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doc

浅析寒山寺“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寒山寺“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 摘要:寒山寺“和合文化”往往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元素来讲,大致相当与当今社会所提出的和谐文化。其实,无论从寒山寺“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进行探究,还是分析“和合文化”所蕴藏的真实内涵,都会发现,寒山寺“和合文化”是一种思想,是包含“和”与“合”两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独特文化。从“和”与“合”的辩证分析也可以看出“和”与“合”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寒山寺“和合文化”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 寒山寺文化 “和”与“合”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他的七言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庙宇和寺院2002年4月中国政府白皮书,中国有佛教庙宇和寺院1万6千座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改名寒山寺距今已有100多年。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到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